從外表看,南京合群新村14號并無特別之處。不過仔細看就看出來一點差別:居民家都統一安裝了
中空玻璃塑鋼窗。
“當然是新
窗子好啊!又美觀,又省電!”坐在
門口聊天的幾位大媽聽說記者來采訪,紛紛發表看法。盡管,她們并不能說出窗戶改造后節能效率具體提高了多少。
“我們社區上世紀80年代建的老房子比較多。這個小區是我們節能改造的試點。市里每平方補貼100元錢,單位再出一部分,居民再自掏一點。小區總共三棟樓,改造了三十幾戶。”虎踞關社區居委會主任姬曉寧介紹說,“改造后,居民們反映很好。”
合群新村14號僅對窗子動了“手術”。而在淮安清河區環美小區,剛剛進行的節能改造,讓這個老小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介紹,為此次改造,省建設廳下撥500萬元專項資金。這是淮安市獲得的首筆節能
保溫改造專項資金,環美小區也因此成為淮安首個“既有小區節能改造試點小區”。
“這個小區是個有近20年歷史的老小區,共3幢住宅,居民148戶。”長東街道城管辦程海軍主任介紹,本次節能保溫改造結合老小區集中整治同步實施,從圍墻,到屋面,到外窗,都進行了改造。外窗,增設一層
塑鋼窗;屋面增設
保溫層。“外墻原來是一堵石墻,現在改成鏤空鐵柵欄,小區內又增加了綠化,墻外新鋪設了人行道板。”程海軍說,“居民不要掏一分錢,小區變得煥然一新,當然高興。”
“這兩年,南京每年從城建資金中拿出1000萬元,用于居民
門窗的節能改造。目前,已經改造10萬平方米,惠及1.2萬多戶居民。”南京市墻改節能辦總工程師李崗說,“改造堅持‘政府推動,試點引路,群眾自愿,定額補貼’的方針,一般家庭給予每平方米100元的補貼,低保家庭的改造費用政府全額承擔。”
李崗介紹,2006年建設部就對
建筑節能改造提出要求,但由誰來出資,由誰來實施,這些問題都沒有細化,相關配套政策也沒有出臺。2007年,南京市拿出200萬元資金,首先對10棟
公共建筑進行改造試點。“主要是試驗改造達到的具體效果,以及改造要多少費用。”李崗說,“從試點工程看,一般建筑每平方米的改造費用要100多元,如果還要進行
設備系統改造,就要200多元。這意味著,一個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的大樓,就得一兩百萬元。”
這樣大的資金投入,政府是無法“一肩挑”的。在經過調研后,南京決定抓住節能薄弱環節,從單項
節能技術入手,進行節能改造。最終,選擇了改造簡單、施工擾民也少的門窗改造。“實施改造后,冬天室內溫度比以前有2—3℃的差別。夏天能夠節電10—20%。”李崗說。
小區節能改造有成效,居民也叫好,但改造項目仍是點上的“盆景”。“我們社區有4200多戶居民,房子大多數都是老房子,目前進行節能改造的,也只有合群新村14號一個小區。”姬曉寧說,“此外,怎么樣推廣,也要深入研究。有的居民就反映,由政府進行門窗改造,價格還不如自己買窗子便宜。”
省節能技術服務中心書記鮑志勤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的節能服務對象主要還是工業企業。“建筑節能,尤其是小區節能改造,可做的文章很多,這也將是我們下一步服務的重點。”她說,“但節能改造不像買冰箱、買空調,老百姓能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市場化操作有很大難度。”對此,李崗認為,除了政府引導外,還要形成節能改造的市場推動機制。“比如說,階梯電價,實施了這樣的電價政策,居民就有了節電的動力。”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