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一座辦公樓從2004年開始以年均40片的速度自爆,至今己爆一百多片,其間還傷過人。北京某某廣場建成三年,玻璃自爆二百多塊,碎片飛出七八米,傷了人,也砸了下面的車站玻璃頂。
近年來一些新建的機場,航站樓的鋼化玻璃自爆事件時有發生,甚至連投人使用不久的中心樞紐機場都難以避免。
至于一般工程,類似的例子就太多了。這幾年自爆已經成為一種威脅,不安全的陰影揮之不去。
而且,即使采用夾膠、
貼膜等防傷害措施,使得自爆后不發生安全事故,但是要更換破碎的玻璃不但施工費用高昂,而且在體型復雜、超高建筑上進行作業十分危險,難以承受。
這幾年幕墻玻璃破碎的事例幾乎都是由鋼化玻璃自爆而產生,很少聽說是由用戶撞擊、人為破壞而發生的。從客觀事實出發,我們是否應當改變一下思路,不要只盯著玻璃破碎后的塊塊大小尺寸,而轉到首先讓玻璃不要想爆就爆,把重點放到防止玻璃自爆上面來。
認為自爆后玻璃顆粒是“玻璃雨”,不會產生大的傷害的觀點,已被事實否定了。這些顆粒決不是溫柔的小雨,而是劈頭破臉、砸車碎物的可怕冰雹。從高處飛下的玻璃顆粒具有巨大的速度,如同子彈,尺寸雖小卻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對于大量百米以上高度的建筑而言,碎片的大小尺寸已經沒有決定性意義了,防止玻璃突然破碎才是當務之急。
4.許多工程已經改用半鋼化玻璃
2003年以來工程實踐充分的反映了一個客觀事實:不分場合一概強令幕墻不得采用半鋼化玻璃是不妥的。
《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102-2003中就沒有不準采用半鋼化玻璃的硬性規定。
目前許多玻璃幕墻,特別是大型、超高、特殊的工程,以及遠在歐美、中東的工程,實在無法承受執行規定而產生的后果,紛紛采用半鋼化玻璃。由于突破了規定,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逐個項目重復召開同一內容的專家論證會。
莫斯科聯邦大廈玻璃幕墻高達340米,又遠離中國7000公里,更換玻璃極為困難,
成本將是天價。經過寶侖證,
夾膠玻璃和單片玻璃都全部采用半鋼化玻璃(圖5、圖6)透光部分為(6+1.4+6)+16A+9;非透光部分為8mm。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495米高),101層,玻璃幕墻為(8+1.52+8)+2A+8,三塊玻璃均為半鋼化玻璃,2008年10月建成。(圖七、圖八)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