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跨國公司在金融危機中的合作與責任再次成為全球智庫峰會上與會者熱議的話題,金融危機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成功與失敗的案例更是成為國內外輿論關注的焦點,本時段重點關注,五礦成功收購澳大利亞OZ礦業公司,蘇寧電器成為日本LAOX最大的股東,中國企業在博弈中成長積累了什么經驗。
五礦成
五礦成功收購主要原因是在關鍵時刻及時不斷調整方案 孫瑩,說到五礦成功收購澳大利亞OZ的礦業不少人都在問,為什么中鋁與力拓的交易流產了,但是五礦卻成功了呢? 事實上,我們回憶一下五礦交易的進展也是一波三折的,今年2月五礦提出全面收購OZ礦業的邀約,動用金額達到17億美元,并且承諾負擔OZ的所有債務,但是因為OZ有一個叫“卓越山”的銅金礦位于南澳大利亞的伍默拉軍事禁區,澳大利亞政府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否決了五礦全面收購的方案。在這之后,五礦馬上對收購案進行了調整,改全面收購為部分收購,放棄了收購最優質的卓越山的銅金礦,收購金額也隨之調整到12.06億美元。 但是這一調整之后,收購方案再次受到一些來自外資銀行提交的融資方案的威脅,就在股東投票前一晚,中國五礦又將收購報價提高了15%,達到13.86億美元,也就是五礦在關鍵時刻,及時不斷調整方案,是交易得以成功的主要的原因。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與中鋁和力拓交易相比,五礦收購的對象資產規模比較小,所以才被放行,因為澳大利亞礦業的企業,現在是急需資金的。最后一個原因是競爭對手的缺乏,也是此次五礦收購較為順利的主要原因,由于中鋁與力拓的收購沒有成功,所以成了中國公司在澳大利亞最大的一樁交易。 中國企業走出去應借鑒成功經驗 這次交易的成功,大幅提高了我國鉛、鋅礦的保障程度,有效地緩解了我國有色金屬的供需矛盾,對于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 業內人士分析,正如我剛才講的,在變化中及時修改方案,快速出擊這是最主要的經驗,還有要始終保持低調,不做過多的宣傳來刺激當地的政府和民眾。還有一點,由易到難,先從小的企業入手,先購買規模小,但質量上乘的資產,這樣由于涉案的企業和金額都不大,所以比較容易獲得當地政府還有被收購企業股東大會的通過。比較而言,中石油完成對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的收購,以及蘇寧電器成功地認購了日本家電連鎖企業LAox的股權,這些成功的案例也說明了這些經驗。 專家:企業對外投資應更理性 量力而行 目前中國企業在境外投資方式上,越來越多向跨國并購,參股,境外上市等多種形式在擴展,這也是一個大勢所趨,專家對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有哪些建議? 商務部一位研究員說,要在戰略上積極,戰術上慎重,風險控制直接關系到境外投資的成敗,而商務部合作司的司長吳喜林也對媒體表示說,企業對外投資應更理性,主要是量力而行,這個是指資金實力,管理水平和人才儲備,還要摸清底細,就是深入研究掌握東道國的法律法規,風土人情,習慣做法,市場環境,還有勞動力成本等等。在這些基礎上,鼓勵有條件,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政府要做的就是在管理上更便利化,并且在制度層面上更加營造寬松的環境。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和作者所共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