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01月29日消息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主場館‘倫敦碗’主體工程已經完工,現在已經進入裝修階段。其他正在建設的永久性場館也將在計劃期限內竣工。”1月21日,倫敦發展署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劉桐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一度有消息稱,2012年倫敦奧運會場館建設速度將放緩。事實上,除“倫敦碗”已竣工之外,2012年倫敦奧運會奧運村、奧林匹克水上中心、新聞中心、電視廣播中心以及其他基礎設施都在按部就班地建設。不僅如此,倫敦市政府還倡導低碳節能,承諾舉辦一屆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樣環保的綠色奧運會。
到2012年,倫敦奧運場館碳排放量將減少50%,賽后
建材回收利用率將達到90%以上。
雖然距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還有兩年多的時間,但主場館“倫敦碗”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了,目前正在裝修。這意味著“倫敦碗”將提前竣工,提前交付使用。
“這些場館本身都是
低碳建筑,維護成本并不高。因此,場館提前竣工、提前運營并不會造成能源等方面的浪費。”劉桐渤說。
記者了解到,“倫敦碗”共有8萬個座位,其中5.5萬個是臨時座位。倫敦奧運會結束后,臨時座位將被全部拆掉,只保留2.5萬個
固定座位,可極大地降低維護成本,有利于場館長期運營。
劉桐渤告訴記者,不光是“倫敦碗”,其他場館在建設過程中也充分考慮了節能減排等因素,注重奧運會結束后的可持續利用。據悉,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舉辦期間,倫敦市政府將通過在奧運場館內發電和使用
可再生能源等方式,讓場館的碳排放量減少50%,賽后建材回收利用率達到90%以上。
2012年倫敦奧運會結束后,倫敦市將利用奧運村的土地和設施,與中國共建世界級教育、科研基地。
倫敦市政府一貫奉行
低碳經濟政策。“倫敦市承擔著在2025年前減少60%碳排放量的重任。未來3年,倫敦市將發行1億英鎊政府債券,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2008年和2009年,倫敦發展署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投入了1800萬英鎊。”劉桐渤說。
劉桐渤稱,2009年底制定的倫敦城市規劃與交通戰略包含了多項可持續發展方針,倫敦將聯合更多的城市投入到環保工作中去。
倫敦市長已經決定,2012年倫敦奧運會結束后,倫敦市將利用奧運村的土地和設施,與中國共建一所聯合大學,在低碳經濟、生命科學、體育科學、環境科學、視覺藝術研究等方面,與中國的學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建設世界級的教育、科研基地。 在節能減排領域提供15000個工作崗位,創造6億英鎊產值。
在確定倫敦為2012年奧運會舉辦城市時,國際奧委會特別說明,倫敦承諾堅持環保理念,將倫敦奧運公園建成一個大而新的城市公共場所,對濕地、河流進行保護,解決資源、能源管理和廢物處理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
“為履行舉辦綠色奧運會的承諾,倫敦開始推廣電力和混合能源汽車,并從西南部郊區開始建設可供駕駛員休息、喝咖啡的充電站。大量使用低二
氧化碳排放甚至零二氧化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可以使倫敦奧運公園成為低二氧化碳排放區。”劉桐渤說。
劉桐渤還透露,在2015年之前,倫敦將在節能減排領域提供15000個工作崗位,創造6億英鎊環保產值。據悉,倫敦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建
節能建筑、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排放汽車等。
臨時設施被從北京運往倫敦,繼續履行綠色使命。
劉桐渤說,與2012年倫敦奧運會相關的商業合同額預計可達800億美元,其中直接用于基礎設施和場館建設的資金預計可達152億美元。
北京城建國際看到了倫敦奧運場館建設中的低碳商機,成功
中標倫敦奧運場館臨時設施建設工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使用過的場館
圍欄、安檢區簡易房、旗桿、臨時坐椅等臨時設施將被運往倫敦,繼續履行綠色使命。
“倫敦奧運會為中國企業提供了走向世界的歷史機遇。我們將集合各方力量,在倫敦建設一座中國館,向世界展示崛起的中國、充滿機會的中國。”劉桐渤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