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10月20日消息】光明新區高新科技產業再傳捷報。前日,由中國STA公司與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共同完成的“
鋁晶粒細化母
合金制備關鍵技術與
設備研究及其產業化”項目重大科技成果通過中國
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鑒定委員會八位國家級專家學者的鑒定。這是世界第一條從原礦到母
鋁合金材料制造的完整
生產線,其多項核心技術和產品關鍵性技術指標均超過歐美。
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有色冶金著名專家鈕因健教授告訴記者,該項成果不僅填補了中國母鋁合金煉造的技術空白,整體技術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對提升世界
鋁加工水平做出了實質性貢獻,為未來控制全球產品定價創造了條件;诙喾N原因,這一重大科研成果推遲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才向媒體公布。
中國STA公司1992年創辦于深圳,1998年立項研制母鋁合金。2006年,歷經9年技術攻關掌握了母鋁合金的核心技術,成為比肩英、美、荷的世界第四家公司,但當時的多項核心技術指標均達不到歐美水平。在此后兩年中,科技人員在
熔煉、
鑄軋、廢物排放等三大關鍵工序中顛覆傳統、突破極限,于2008年自主研發出世界首條從原礦到母鋁合金材料制造的完整生產線。所生產的母鋁合金經過中國有色
金屬研究院、北京航空大學材料研究所等權威機構檢測,其中的硼化鈦、
碳化鈦質點的細微度、純凈度均超過了歐美三國。
母鋁合金的重量是鐵的1/3它的誕生使人類航天航空、航海、高鐵、精密儀器和軍工等制造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其技術的尖端核心是其中的硼化鈦、碳化鈦的晶粒微細度及合金純凈度,它決定著母鋁合金的
強度、
塑性、
韌性等特有品質。1949年英國人A.Cibula發明了母鋁合金技術,隨后美國、荷蘭分別于1958年和1962年掌握該項核心技術。到2006年前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這一核心技術始終被英國LSM、美國KMA、荷蘭KBM三家公司壟斷。發展中的中國只能以15萬元/噸的價格數以萬噸地進口該材料。【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