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句狄更斯在《雙城記》著名的開篇語,套用在節能環保行業上最為適用不過。在10月10日國務院下發的國發〔2010〕32號《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下稱《決定》)中,節能環保排在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第一位。
節能:降耗潛力巨大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將下降17.3%,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將從70%下降到62%左右,“十三五”期間將下降16.6%,2020年要實現單位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1%。達到該目標除了進行能源結構調整外,節能方面也具有很大潛力。
1、建筑節能
建筑、工業與交通運輸是我國三大高能耗行業。2000年以來,相關政策和產業標準更是頻頻亮相。
從建筑節能的應用來看,依據建筑物的結構,從內到外可應用建筑節能技術的主要是:隔斷、窗體、墻體、光電一體化建筑以及智能建筑。
建筑節能技術應用、政策支持及所涉上市公司包括北新建材、紅寶麗、煙臺萬華、南玻A、中航三鑫、金晶科技、耀皮玻璃、棟梁新材等。
2、工業節能
目前我國工業能源消費約占全部能源消費的70%,工業節能減排意義重大。“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其中包括鍋爐窯爐改造、區域熱點聯產、余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電機系統節能等。
電機節能:將受益于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和停用低能效電機的政策。
目前電機節能的主要子行業與上市公司繁多,包括電站空冷技術、電廠二次設備、碳捕集與封存、變頻器、節能變壓器、高效電機、電子電力和元器件等多個子行業。
其中,變頻器的市場前景值得關注。有研究機構認為,高壓變頻器的潛在市場高達600億元。高壓變頻器上市公司有合康變頻、榮信股份、智光電氣和金自天正,九洲電氣、動力源、科陸電子則擁有高、中、低壓全系列變頻器。
余熱鍋爐:受益于鋼鐵企業技術推廣政策。
近些年我國余熱鍋爐產業發展迅速。2000年到2008年按產量計算行業的平均增速為26.1%,而2008和2009年增速則接近60%。未來5年鋼鐵行業是最主要的余熱鍋爐使用者,其比重為22.9%。但目前我國大型鋼鐵企業使用余熱技術比例較低,僅僅為30-50%,其他行業則更低。
與此相關的上市公司有東方電氣、上海電氣、海陸重工、華光股份、科達機電等。
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是一種以節省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允許用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廠和設備升級,降低目前的運行成本,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涉及產品及相關上市公司包括:高效節能電機湘電股份、臥龍電氣、江特電機、大洋電機、高壓變頻器(榮信股份、合康變頻、動力源)、余熱鍋爐(華光股份、海陸重工、川潤股份、非晶合金帶材及其變壓器(安泰科技、置信電氣、智能化控制設備(達實智能、和爾泰)等。
環保:新的支柱產業
業內人士預計“十二五”期間中國環保投資將達3.1萬億,較“十一五”期間1.54萬億的投資額上升121%。在政策推動下,我國環保產業在未來一段時期將保持年均15%-20%的復合增長率,預計“十二五”期間環保產業產值可達2萬億元,到2020年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環保三大處理項目包括廢水、廢物氣和固體廢棄物的處理。下面從三方面展開論述。
1、污水處理
污水處理包括工業廢水、市政污水、農業廢水等。據估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工業污水處理廠、市政污水處理廠、農業等領域會有超過1萬億元的投資空間。涉及到相關公司有南海發展、武漢控股、洪城水業、漳州發展、中山公用、錢江水利等。
2、大氣污染治理
“十二五”期間,氮氧化物將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總量控制范疇。目前脫硝加價政策正在研究當中,產業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脫硝環保標準的執行力度。涉及到相關上市公司有龍凈環保、菲達環保、眾合機電、三維絲、三聚環保、凱迪電力、信雅達等。
3、固體廢棄物處理
據悉,“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將投入超過5000億元用于固廢處理,其中1000億元用于生活垃圾處理,1000億元用于自來水廠污泥處理,3000億元用于流域污泥治理。“十二五”期間垃圾處理行業年均復合增長20%以上。在設備領域,垃圾焚燒設備投資占到總投資50%,工程設備商首先受益,而專業運營廠商也將迎來較大發展機遇。
相關上市公司有桑德環境、海陸重工、九龍電力、東湖高新等。
綜合來看,我國固廢處理產業處于發展初期,從行業發展趨勢看,固廢處理有望發展成為下一個“污水處理產業”。【完】
更多新聞:
2010-2011中國幕墻網年度大型讀者調查活動
華昌公司榮獲南海區節能先進企業稱號
中國節能著眼建筑 節能玻璃膜成新亮點
節能減排 玻璃企業爭相發力新能源領域
中空玻璃設備中板壓與棍壓的區別及其優點
與【節能環保】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節能環保”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