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來,老楊和大多數工人一樣,十分忙碌,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有時一天要干到10幾個小時”。工程最忙的時候工人數達到70多人,而且是24小時不停歇施工,工人分兩班倒。
“不能比別人落后!”老楊道出了心聲。他告訴記者,國內地方館都是在一起搭建,大家都可以看到別的館進度情況,“為了家鄉館的建設,大家都有暗地里你追我趕的感覺吧。”
看到自己親手參與建設的館逐步成型并很快將投入運營,老楊略顯疲倦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能參與世博建設,我很自豪!”
相關
海爾美國贊助美國館
4月7日,海爾美國與上海世博會美國國家館簽署贊助協議,正式成為美國館官方贊助商。
海爾美國營銷副總裁理查德·布洛克(RichardBlock)表示,贊助美國館為加強海爾與美國消費者的緊密關系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平臺。美國館的參展主題是“擁抱挑戰”,這個主題很貼近海爾的市場追求。海爾企業的價值核心就是創新,正是由于有了這些核心價值觀的共享,海爾才能夠如此密切又卓有成效地與美國館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據了解,繼海爾美國簽約世博美國國家館之后,海爾歐洲、海爾澳洲等還將陸續簽約各所在國國家館。
■場館探秘
中國館內有啥看點?
南方日報訊(記者/張勝波通訊員/黃明海)記者帶你提前體驗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世博會國家館內部布展已經基本完成,目前正進行緊張的調試改進。前日,記者隨中國國家館設計總監黃建成進入國家館探營,提前感受即將解開面紗的世博會國家館。
●最高層
“動起來”的《清明上河圖》
參觀者將首先登上最高的49層,被命名為“東方足跡”。
入口附近首先是一個4D效果的電影院,同時擁有球幕和環幕,可容納700人觀看。在這里,將播放由著名電影導演陸川制作的一部8分鐘影片,展現30年來中國城市化的歷程。
走出影院,參觀者將步入城市客廳,感受上海、北京等地城市生活的變遷,比如能聽到原汁原味的七十年代播音員講話,來源于電影制片廠。
最大亮點將是宋代畫家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記者在現場看到,長達49米的走廊上,三維影像重新構建了放大版的《清明上河圖》,其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活動著的,或叫賣,或劃船,十分逼真。
據黃建成介紹,未達到這種效果,需要采用30多臺投影儀,將圖像投射到折疊的墻面上。由于折射的視距不同,無縫拼接很關鍵。
最后一部分名為“希望的大地”,展現關于未來的理念。雜交水稻、掛在天花板上的植物、“意象竹林”等共同展現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暢想。
這里還設計了一個魔術般的噱頭。“演員”會慢慢“走進”大屏幕并消失,接著,大屏幕出現一組笑臉,由事先采集好的參觀者圖片構成;由于屏幕完全融入環境,剛開始與周圍的房子完全相同,一系列表演完全出乎觀眾意料。
●中下層
互動游戲,量化低碳生活
中層高度為41米,被譽為“智慧之旅”。據悉,與其他樓層相比,中層賦予了設計師充分自由去展現想象力。
參觀者將在7列軌道車上完成參觀,軌道長度為340多米,全程6分鐘。目前,軌道車正在緊張調試中。
拱橋、庭院、園林、斗拱、磚瓦,參觀者將領略到中國傳統建筑的精髓要素。據悉,世博會國家館的深化設計任務由廣州美術學院承擔,因此,其中的橋等部分大多在廣州完成制作,再運抵上海世博館進行安裝。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將紗網做成的葉子撒到地面上,當參觀者乘車而來時,葉子閃閃發光,半空中還將出現雪花飄落等景象,仿佛置身童話世界。
33米的下層展廳名為“綻放的城市”,參觀者可以參加互動活動。
建設未來的低碳社會,你能做些什么?在國家館的下層展館,參觀者每選擇一種低碳生活方式,相關電腦系統就會升起一片綠葉,作為鼓勵。
設計人員還設計了特殊的路程,人們還可以選擇是步行還是乘車,走完之后,他們將準確知道:同樣一段距離,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會產生怎樣不同的碳排放。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