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墻施工能力是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建筑設計和
幕墻技術方案如果離開了合理、先進的施工技術,安全、質量、進度都無法保證。凌云公司憑借在高塔裝修領域克服高空、危險、作業面小、施工難度大和須自行解決高空吊運等困難所積累的經驗,敢為天下先、勇于創新、大膽實踐、善于總結,具備了很強的幕墻安裝能力,完成了許多高難度幕墻工程的安裝,取得了6項施工技術專利。
在中國館項目施工中,凌云人挑戰工期極限,破解施工難題,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鐵軍。
凌云集團專
門為中國館工程組建了當時以建裝公司副總經理兼上海辦事處劉鵬為指揮長、辦事處副主任蔡佑元為副指揮長、總經理顧問周國榮為副指揮長兼項目經理、3名國家一級建造師為項目副經理以及其它人員組成的強有力的項目管理團隊。
春節前夕,在世博中國國家館建設誓師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親切地握著凌云集團代表的手說:“你們一定要在中國館的建設中充分發揮軍隊企業的優勢,發揚軍隊敢打敢拼的作風,把世博工程做成樣板工程,展示你們的水平和實力,為
世博會添彩”。2009年3月,上海市市長、世博會組委會副主任韓正及世博局領導親臨中國館,審查敲定紅色肌理板的顏色方案。為確保“第一抹中國紅”按時掛上國家館供領導和專家審查,凌云人克服大風大雨的惡劣天氣,經過三天時間的艱苦奮戰,完成了材料訂購、運輸和樣板墻的調試,終于在擬定日期的當天凌晨將所有樣板安裝到位。
看著高懸的“中國紅”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韓市長和各位專家顯得異常興奮。凌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和能力,受到了領導、專家、業主的好評。
2009年5月25日,上海浦東黃浦江畔的世博園內,隨著世博局副局長丁浩的一聲發令槍響和喜慶的鞭炮聲,兩塊中國紅
金屬肌理板被徐徐吊升到44米高的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外立面,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幕墻工程正式啟動。各路媒體爭相報道,湖北日報社社長江作蘇親臨現場,為湖北企業助威。集團公司總經理孫健在幕墻開工儀式上表示,凌云集團將秉承軍隊企業“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過硬作風,科學組織、精心施工、攻堅克難,把“綠色世博、科技世博”的理念貫穿到施工全過程,把此項工程建成黃浦江畔又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殊!
然而,近7萬平方米的幕墻工程,要確保在3個月內亮相,任務的艱巨性前所未有。而且,由于國家館層層凌空出挑的特殊造型,兩鋼
桁架間的2.7米的斜
玻璃向外傾斜135°,樓層無法儲存板塊,板塊也無法從樓層達到結構桁架,整個工程的施工必須在無腳手架、無吊籃的情況下實現0度、45度、90度3個角度的掛裝,施工技術難度大大增加。對此,公司一方面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專題攻關,經過反復試驗修改,耗資200多萬元,設計出了兩套吊運安裝一體化軌道系統:一是雙軌道
鋁合金玻璃安裝系統,實現空中自動裝車、空中自動滑行、空中自動卸車安裝、空中自行滑行返回。二是單軌道鋼索紅板安裝系統,實現空中儲存、空中對接、空中轉移、空中運輸。這不僅增強了施工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原先20人1小時僅安裝1塊玻璃,利用該系統后5人安裝一塊玻璃僅需20分鐘,安裝效率提高12倍。該系統將以世博局的名義參加上海“科技創新”獎評選活動。同時還改進了斜玻璃間連接、金屬板對接和結構梁鋼箍等三項工藝,也大大降低了施工難度,提高了安裝效率。另一方面,項目經理部提出了“戰極限、做精品、立豐碑、鑄輝煌”的指導思想,創新管理探索施工新模式,在施工組織上采取“四面合圍”的施工策略,四個外立面的四個獨立
工作面呈梯形展開,立體同步作業,互相比賽、相互推動,形成“包餃子”的態勢,生產、技術、質量和材料等管理人員現場指揮協調,確保平均每天完成1500平方米左右的安裝任務,從而大大緩解了工期的壓力,確保了6月22日晚舉行“建功世博,點亮精彩”通電儀式,確保了7月25日外立面全部封閉。
完成6月22日的
節點也有幾個小小的插曲。
6月12日,世博局才下達任務,要在6月22日實現中國館南立面全面亮相,保證館場通電儀式順利舉行。
接到這項沉甸甸的任務,指揮部部每一個員工都清楚這項節點任務的艱難,原計劃40天的工作量必須在10內完成,材料供應計劃也必須進行調整,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業主的需求就是命令。當晚,指揮部召集現場所有管理人員和施工隊長開會,要求全體人員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南立面突擊施工中,大家紛紛獻計獻策展開討論,從疑難節點的設計修改到材料的配送和各施工施工面突擊人員的組織,每一個環節的安排都在會上做了精心部署,既要保證安全質量,又要保證工期節點的完成,經過長達兩小時的會議,大家心里漸漸的有了底。
通過精心的組織,突擊南立面外墻安裝的任務進展十分順利,在原有施工力量的基礎上,調集中國館其他三面一部分的精兵強將突擊南立面,把現有可用于南面安裝的板塊全部調集到南面,其他各面的施工則轉移到細部節點的施工中,這樣既能保證南面的進度又不影響其他各面的正常工作,板塊的安裝量迅速遞增。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6月18日中國館工地停電,按常規沒有電不能施工,以當時按照分鐘計算才能完成的紅板根本無法完成。指揮部就租來一輛柴油發電車,保證幕墻工程的供電,終于完成了當天的計劃任務。
6月20日,世博局領導向劉鵬提了一下有時間要用木板把幕墻內層封閉,以便配合內裝施工。
在6月22日晚舉行“建功世博,點亮精彩”通電儀式上,世博局領導從外面發現只有外面的燈光是亮的,而里面的等竟然沒有亮,自言自語地說難道照明系統出了問題。站著身邊的劉鵬馬上說:“不是你們讓我把內層全部封閉了嗎?”世博局領導這才領悟過來:“你們這么快?短短幾天,就封閉了幾萬平方米?趕快再拆開一個樓層讓我們看看燈光效果”。
整個施工過程是對凌云的一次全面檢閱。為保證400余噸30余種
鋁型材按時順利
開模、下單、生產和運輸到位,公司同時確定兩個生產廠家,確保了萬無一失,對各作業面進度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持。針對施工過程中應甲方要求不斷變更設計,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現實困難,技術人員以良好的心態積極溝通協調,主動把各種問題想在前面。不留死角,做到解決問題不過夜,既保證了建筑的技術質量要求,也保證了建筑設計思想的有效實現。嚴謹細致的管理和扎實的作風確保了工程按時問節點高效推進,得到了各方認可。
與【凌云】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凌云”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