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結構分析
2.2.1 結構布置
本工程C軸為北面,其結構長度為52m,共8個開間,南面結構長度為32.5m,共5個開間,每個開間6.5m柱距;2-7軸為兩連跨,跨距分別為21.75m和35m,在北面檐口處懸挑6.3m,1軸、8軸和9軸為單跨結構,跨距為35m,在南面和北面檐口處懸挑6.3m(見圖3所示)。
本工程鋼柱柱腳剛接,主桁架與縱向桁架和鋼柱的連接為
鉸接,抗風柱柱腳鉸接,邊跨鋼梁與鋼柱連接為鉸接,在A軸桁架柱腳為鉸接。鋼柱為H型鋼柱,截面尺寸為H650×350×12×20,抗風柱也為H型鋼柱,最大截面為H450×200×9×14;縱向桁架為平面鋼管桁架,(見圖6所示),主拱型桁架也為平面鋼管桁架,截面高度為1500mm,(見2-2 桁架截面圖),對于35m跨主桁架局部受力大的位置其下弦桿直徑為φ219×12。在1和9軸的邊跨屋面梁選用H型截面的拱型鋼梁;在B軸和C軸線上,在1、2軸之間和7、8軸之間分別布置了雙層交叉十字柱間支撐。在布置抗風柱的軸線上通長布置了6道保證主桁架側向穩定的垂直支撐;由于該空間結構本身的不對稱性,為保證整個結構有很好的
剛度,在屋面1、2軸之間,2、3軸之間,6、7軸之間,7、8軸之間和8、9軸之間分別布置了屋面橫向水平支撐,形成一有效的抗側力體系,用來保證整體結構具有足夠的
剛性和
穩定性。其支撐布置見圖7所示。
2.2.2設計依據
依據國家有關建筑
結構設計規范,本工程
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 速度值為0.10g,長治市所屬的地震分組為第一組[ 2 ];建筑場地類別為Ⅱ類。主要設計荷載[ 3 ] [ 4 ]為:
屋面
活荷載:0.50kN·m-2;
屋面恒荷載:0.30kN·m-2;(屋面采用輕型
彩鋼板)
風荷載:0.50kN·m-2;(按50年一遇設計)
主結構鋼柱材料:Q345B鋼;
其余主
結構構件材料:Q235B鋼;
荷載組合按規范確定。
2.2.3計算結果
本工程采用上海同濟大學
鋼結構設計軟件進行建模和
內力計算與分析,按現行國家規范設計[ 5 ]。主要計算結果見表1和表2,其中表1為選取合位移最大的前10個
節點位移表,表2為前6個振型的結構自振周期。
3.主體結構和典型節點設計
本工程采用3D3S軟件整體建模計算,也就是對整個空間結構中
的鋼柱、鋼梁、縱向桁架、拱形桁架、支撐、水撐、屋檁等組合一塊進行建模分析。圖8為用3D3S軟件建立的結構模型圖。
3.1 支撐布置及其節點設計
本工程的整體結構不對稱,且檐口較高,因此支撐是該工程中主要的抗側力
構件。各支撐的平面布置已在圖7中顯示,不再詳述。通過計算和放樣,確定的柱間支撐如圖9所示,支撐選擇方向性比較好的圓形鋼管,按鉸接構造;柱間支撐
斷面為φ219×8;由于鋼柱比較高,為減小柱子的
計算長度,在
標高6.5m位置和屋檐處通長設置剛性系桿,系桿斷面為φ133×6;由于該工程結構自身的特點,C軸的剛度比B軸的剛度弱,因此在C軸的屋檐處通長設置了桁架結構支撐來提高其縱向剛度,其上下弦桿斷面為φ114×4,腹桿斷面為φ70×3。為了保證體系的整體性和有效的傳遞水平荷載,在拱形桁架的平面外即上下弦設置側向垂直支撐,在拱形桁架的上弦設置水平支撐,垂直支撐和水平支撐采用高
強度圓鋼拉索結構,
屈服強度為460MPa,選用φ20和φ25兩種拉索,使室內的屋面結構布置清晰、均勻、美觀。支撐的連接節點和拉索的連接節點如圖10所示。
3.2 主結構關鍵節點設計
B軸和C軸的鋼柱柱腳采用剛性連接,鋼柱
底板增設抗剪鍵來提高柱腳的抗水平力;A軸的柱腳和抗風柱的柱腳的連接形式同為鉸接;角部柱腳連接詳圖見圖11所示。主桁架和縱向桁架自身的節點是采用直接
焊接的相貫節點,這種節點由于沒有節點板,節約
鋼材,為保證支管端部的
切割精度和焊接質量,要求采用空間全自動拋物線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