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踏著春天的節拍,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如約而至。今年是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蔣明麟第十四次參加全國兩會。從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到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每年兩會上,他都會本著“言實情、講真話、獻良策”的原則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從天津水泥設計研究院院長,到原國家
建材局副局長,再到國務院參事,雖然
工作面越來越寬,涉及領域越來越廣,但如何促進建材工業健康發展始終是他最為關注的問題,也是每年議案、提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會召開前夕,記者在國務院參事室就建材工業的發展及今年兩會的提案等問題采訪了蔣明麟。
水泥行業仍然大有作為
蔣明麟在建材行業工作近40年,對建材行業特別是水泥行業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十二五”開局之年,他對水泥行業今后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水泥行業在處置和利用工業和生活廢棄物方面擁有獨特優勢,在未來的發展中,通過水泥處置廢棄物將成為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02年,他就向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提出過利用水泥
回轉窯處置工業廢棄物的建議,并連續多年把這個建議帶上兩會。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在他堅持不懈的呼吁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水泥窯廢棄物處置設備已經在新北水水泥有限公司、廣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團等企業安家落戶,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環保產業發展樹立了榜樣。他相信,今后,在政府和行業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水泥企業的利廢之路會越走越寬。
蔣明麟說,在“十一五”期間,水泥產業不但滿足了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而且在產業自身發展中發生著重大的變化:水泥產業產能產量繼續快速大幅提高;產業結構得到有效調整;水泥產業布局得到改善;生產集中度提高,大企業集團發展迅速;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取得實效等。
他認為,未來5年我國仍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水泥產業作為重要的原材料產業,應當以調整優化結構、促進產業升級為主線,以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為重點,以自主創新科技進步為動力,積極支持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全面提升水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把水泥產業建設成現代原材料加工和制品業。
一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笆濉逼陂g,水泥的需求量仍然會增加。水泥行業應當在控制產能總量的前提下,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充分發揮現有產能的利用率。在水泥產品結構上,水泥行業要努力提高產品的實物質量,延長建筑物、構筑物的使用壽命;通過與建設業的合作,切實提高我國建筑物、構筑物建設用混凝土標號,增加高標號水泥的用量,從而減少水泥產品用量和石灰石資源的消耗;要注重特種水泥的開發研究,增加特種水泥的品種和應用;努力探索開發研制非鈣硅系列的新型膠凝材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方面特殊要求。在企業結構上,水泥行業要合理引導企業兼并重組,通過市場競爭顯示大企業的競爭優勢,進一步提高水泥產業的生產集中度,力爭到2015年年末,產能位列前10位的企業水泥產量達到總量的35%以上。
二是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水泥行業要進一步降低水泥產品綜合能耗,進一步開展余熱和資源的綜合利用,大力推廣水泥窯處置和利用工業廢棄物及生活垃圾作為替代燃料技術,同時,著眼未來愈加嚴格的環保要求和排放標準,開展相應的研究開發工作,加強對水泥窯廢氣中氮氧化物成分的控制,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三是延長水泥產業鏈,擴大發展空間。隨著水泥預制構件在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廣泛采用,水泥制品的應用空間越來越廣,水泥產業應當逐步由半成品生產向制成品產業擴充,逐步形成從礦山開采到水泥生產,再到混凝土制備和水泥制品的較為完整的生產鏈,真正實現
建筑材料產業與建筑業的充分融合。同時,水泥行業還要積極拓展產業的研究、設計、裝備制造、施工安裝、物流運輸等業務,圍繞水泥主產業鏈,根據需求擴展更廣闊市場。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