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人力資源開發。這里強調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要靠人去抓住機遇,要靠人去挑戰。抓住企業的發展機遇,就是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識,要依靠人就要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企業家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把自己身邊的人培養成人才,要善于用人,用人之所長。企業和員工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員工是企業效益的創造者,企業是員工獲取人生財富、實現人生價值的場所和舞臺。員工因在企業崗位上增長了某項技能、提高了素質而受益,企業則因為有了受過良好素質的員工而不斷發展壯大。
三是企業轉型升級。十二五期間,國民經濟的主線是轉變國民經濟發展方式,作為我們的行業、作為我們的企業要轉變經營發展方式,使我們的經營更有效,使我們的企業成為科技先導型企業,我們的企業家成為科技先導型企業家,我們的員工要成為知識型員工。同時,我們的企業要成為質量效益型企業,不僅是規模,還有質量,強調三大效益一起抓,強調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同時,企業還要轉變成資源節約型、經濟循環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責任型、組織學習型的新型企業。
總之要把增強文化軟實力、人力資源開發和企業的轉型升級,落實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使我們的企業能夠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走科學發展之路。
四、“三難一大”是壓力更是動力,走做強做優之路
“三難一大”對于我們的行業來講,確實是壓力,而且是相當大的壓力。這“三難一大”有可能使我們的行業企業重新洗牌,有些企業或許借此機遇會更強大,有些企業則因此而破產,特別是我們技術能力不強的企業,在面對“三難一大”時可能會破產。對于我們企業家來說,要化壓力為動力,在壓力面前,要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對于我們微小企業,產品要做精、做優。
做強做精做優上我著重講三點:
一是品牌問題。應該說到今天為止,我們的工業經濟,品牌仍然是件大事。很多知名國內品牌,到國外的知名度也不高。品牌是我們企業家的終生努力、終生奮斗的目標。品牌不僅體現了產品的物理屬性,質量好,同時還體現了產品的情感屬性,使產品有更好和更高的附加值。
但是這企業如果不做品牌企業,不做名牌產品,那這個企業做下去就沒有什么意義了,很可能面臨更大的風險,甚至是災難,對我們企業家最高的人生自我實現的需求,最大的人生價值就是終生為創品牌而奮斗。
二是合作。要做強做優,光靠本企業單打獨斗是不夠的,要善于合作。要樹立“競合”理念,就是競爭與合作的理念。我一個工廠可能變為10個工廠,我一個企業可能變為50個企業。我很多產品,在制定好本企業標準之后,可以是委托加工,包括科研加工、科技公關;還要做好與銀行的合作,能保證融資,保證我的流動資金等;還有產業的上下游企業,產業鏈的企業合作,和我們產業群的同行業的企業合作,使我們做大做強。合作,其根本目的是兩個:一是增強本企業經營能力。我的企業什么都能干,我干不了的,我的合作伙伴能干。我什么都有,我沒有的我合作伙伴有。二是拓展市場。通過合作使企業有更大的市場,就像連鎖店,我在上海有酒店,我在廣州有連鎖店,這個很關鍵。無論是增強能力還是擴大市場都要求企業家敢于合作、善于合作,合作是當今時代更高層次的競爭。合作能力是當今時代高水平的競爭能力,是企業的競爭力的體現,包括國際競爭力。
三是發展戰略。重視企業的發展戰略,用發展戰略去指導本企業,或者說引導本企業全體員工為企業既定目標扎扎實實、一步一步地向前奮斗。國家有十二五規劃,我們行業要有自己的規劃,企業更要有自己的發展戰略,使企業像一條航船,在大海里向既定目標、既定方向快速前進。
總之,“三難一大”是壓力,人沒有壓力輕飄飄,企業沒有法力就會小富即安,沒有出息,而我們今天的企業家就是要化壓力為動力,做出一番前人沒有作出的事業。
五、“三難一大”是需求更是市場,走穩步拓進之路
“三難一大”是社會的需求,也可以說是人類社會要解決的需求。全人類、全地球人都在為低碳社會而努力。各個國家總統,都在為低碳社會、
低碳經濟,為減少碳排放去動腦筋。它是一種社會需求,也是用戶的需求,這種需求必然帶來廣闊的市場。在這個市場面前,作為我們企業家如何穩步拓進,就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的“穩進”。這里我想講以下三點:
一是增強企業營銷能力。企業營銷是一門科學,企業營銷是針對市場而言,沒有市場怎么營銷。現在我們國內是市場經濟,而且還在不斷完善中,市場經濟確確實實是有積極的一面,但也有消極一面,市場的惡性競爭、不正常競爭依然存在,但我們也不能因為市場存在不正當競爭,自己也去不正當競爭,我們需要完善,要進一步完善市場的競爭機制。因為有了市場才有企業的今天,沒有市場怎么會有你。要是在以前,沒有市場經濟,你就是資本主義尾巴,會把你割掉的。現在中央無論對民營企業,還是對中小型甚至微型企業,都提出來要高度重視。所以市場對于企業來講要增強營銷。增強營銷能力的內容很多,營銷的是什么?營銷的是企業家的形象、營銷人員的形象,營銷的是企業的社會形象,營銷的是企業聚集的力量、營銷的是我們企業的精神,當然還有營銷的技巧等等。我們要為用戶需求去營銷,為用戶滿意去營銷。
二是國際產業合作。加大國際幕墻行業的聯合,與國際幕墻產業的合作,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合作,中國協會與外國協會的合作,增大增強與國際幕墻行業的產業聯盟。中國是大國,應該走向世界,應該承擔人類社會發展的重任。我們之所以要搞國際產業的合作,正是表明我們要解決“三難一大”這樣一個市場問題。幕墻不是只有我們有,發達國家比我們早,而且人家比我們多。有人說我們做的幕墻多,再多哪一個中等城市也多不過香港,香港幕墻不多嗎?它的幕墻質量問題、節能問題、安全問題、防火問題是怎么解決的?我們專家是中國的專家,我們要成為世界的專家,要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作為一個大國來講,我們有責任在這個行業上,走在世界前沿,當然我們不能妄自尊大,我們要認真學習發達國家如何解決在門窗幕墻方面“三難一大”的問題。我們也要注意到,門窗幕墻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國際門窗幕墻產業存在很大的市場,我們要加大門窗幕墻產業的國際化合作。
三是走出去戰略。在世界上發達國家、甚至中等收入的國家,例如迪拜,他不是什么發達國家,幕墻建筑很多。我們中國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已經走向世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他們廣泛地參與到國際社會的各種活動中,積極參加世界各地的國際
博覽會、國際協作會議,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里。我們門窗
幕墻企業、包括與之相關的
硅膠、
五金配件以及
機械設備制造企業等完全可以走向世界,我們有責任去占有國際市場的更大份額。把我們的企業做大做強,我們需要穩步拓進,在現有的基礎上,總結今年,規劃明年,再展望后年。在十二五期間,中央特別強調,在走出去戰略方面,要有新的突破。
明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是我國發展歷程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做好明年的行業工作,指導好明年企業的穩進發展是協會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責任。今天我講的只是些想法,很不完善,需要專家、企業家的聰明才智,也需要我們協會發揮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優勢,組織全社會的力量,積極探索新思路,為明年的穩中求進做出新的成績。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