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文化藝術中心骨架搭好
【中國幕墻網】近日,隨著
鋼結構施工的最后一個環節——整體卸載成功,沈陽文化藝術中心鋼結構主體工程竣工。接下來,將重點進行整體
玻璃幕墻及中心劇場
主體結構的施工。萬噸
鋼材搭成“巨鉆”骨架。作為沈陽標志性的建筑物,沈陽文化藝術中心施工難度是史無前例的,每一步工程的推進,都會使施工難度增加。
首先,作為文化藝術中心“骨架”的鋼結構工程,在施工中有很多獨到之處。這個鋼結構網殼體系,施工難度堪比北京鳥巢。完成骨架的搭設共用鋼11000噸,鋼結構外形呈現64個三角面的“鉆石”外觀,最大寬度110米、長度178米、高度60米。鋼結構由36組預埋鋼件、26個
鑄鋼節點、89根鋼結構主
構件和576根次構件組成。其中,最重鑄鋼節點達103噸,也就是一個節點要承載103噸的重量,屬特殊超大超重節點,在國內
建筑鋼結構工程中的應用極為罕見。
而大型的鑄鋼節點,要完成其高空安裝定位非常難。相關部
門利用測量儀器將鑄鋼節點實施三維高空定位,利用三軸線定點后,由電腦計算出具體的鑄鋼點位,大大提高了安裝就位的
精度,這一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2.56萬塊玻璃,打造“通透白”
鋼骨架完成后,接下來的施工重點則是為“鉆石”鑲鉆面外殼,即建筑外玻璃幕墻的施工,目前3萬余平方米玻璃幕墻已全面開始安裝。據介紹,多面體外立面玻璃幕墻的施工難度,能與“水立方”相提并論。這顆“鉆石”好似真鉆,共有64個
切割面,其中最大的面達1231平方米。每個面由數百塊三角形玻璃組合而成,組成這個鉆石巨體需要2.56萬塊玻璃,有的一塊玻璃重達上千斤。
鉆石面到底要選用啥樣的玻璃?施工部門之前通過實驗,鑲嵌了超白、淺灰、淺藍三種不同顏色的玻璃進行篩選,最終確定選用超白四層雙
中空玻璃,以此增加“鉆石”的閃亮度,使“巨鉆”看起來更通透、更美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整個建筑好似一個大玻璃罩,但由于選用了特殊材質的玻璃,人站在建筑內,并不會覺得陽光太曬。從建筑外部看,也不會因為過多的玻璃折射而太過刺眼。
未來“鉆石”周圍還將特設放光系統,對中心外觀玻璃幕墻進行光影美化。目前初步計劃顏色為4至5種,例如藍、粉、黃、紫等,放光色彩將15分鐘變換一次。接下來,將經過測試最終確定一整套放光系統的程序。
“鉆石”外殼明年6月鑲完
隨著文化藝術中心鋼結構工程的順利完工,目前,主體綜合劇場和音樂廳的
混凝土結構正在進行緊張施工。計劃今年年底,綜合劇場和音樂廳的
混凝土結構全面實現封頂,外玻璃幕墻完成30%的工程量。同時,在冬季進行機電安裝等施工。
計劃到明年6月,“鉆石”外殼的3萬余平方米玻璃幕墻將完成安裝。在全運會之前,“巨鉆”將全新呈現。
兩年后,坐地鐵不用出站直達中心
全部工程將在2014年6月完成。屆時,藝術中心工程將完成全部的調試、預演、驗收并投入使用。屆時,您前往藝術中心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莫過于地鐵。
乘坐地鐵二號線到五里河站下車,出站后步行大約需5分鐘即可到達中心,從外部的大平臺走進內部。平臺朝向渾河一側將建設太陽廣場和月亮廣場,利用臺階一直延伸至岸邊,廣場上將建噴泉、綠化,延伸的臺階還能成為坐椅,將這里變成一個小舞臺。
同時,地鐵五里河站目前已為文化藝術中心特別設了預留口,未來將被打通。屆時,乘客下了地鐵后,不用出站就可以直接進入到中心內部了:會特地建設一條通道,大約不到200米,直接進入藝術中心的范圍內,然后通到中心負一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