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古詞有云:“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隨著建筑科學技術的發展,超高層建筑作為一個特殊類型的建筑,往往是一個國家和城市經濟發展的象征,承載了許多人的夢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超高層建筑帶來的多方面問題不僅使學術界為之激烈討論,也吸引了不少公眾的目光。超高層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經濟效益一直是每一位超高層建筑的建造者關注的問題。
同普通建筑相比,超高層建筑技術更復雜、工藝更先進、投入更大。建筑科技的發展為超高層建筑提供了支撐。在近期舉辦的“建筑改變中國――解讀超高層建筑”論壇上,多位業內專家表示,建筑是藝術成分很大的一門學科,由于藝術成分的存在,有許多不同的個人判斷和傾向,對于超高層建筑該不該建不能簡單地下結論。但是,城市建筑必須要有好的規劃和設計,不能為了標新立異而追求高度。
期待公眾認知與參與
超高層建筑,顧名思義它的高度超過普通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的定義在各個國家有所不同。日本規定60米以上的建筑就是超高層建筑。美國高度為500英尺、約152米是超高層建筑。中國按《民用建筑通則》規定,100米以上稱為超高層建筑。
我國的超高層建筑發展很快,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建筑高度越來越高,各地競相設計建造全國第一、亞洲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高度;建筑體型和結構形式日趨復雜;很多項目選用國外設計師的設計方案。
笛東聯合公司副總經理余為群認為,超高層建筑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課題,內涵豐富。從文化史上講,《圣經》創世紀涉及通天塔的神話,告訴我們超高層建筑本身象征著人類的一種自信,“要與天公試比高”的自信。當前,政府的決策者將超高層建筑打造為一個個高聳于天的地標性建筑,往往象征著現代化的城市形象。超高層建筑在城市中具有無法回避的視覺性,無疑會受到公眾的關注,也體現了人們對于公共建筑的一種關懷。不管超高層建筑功能如何,都會受到公眾關心。我們要大聲疾呼,超高層建筑在開發過程中應該適當征求公眾的一些意見,進行反饋。
對此,九源國際建筑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欣表示,超高層建筑結合文明的發展、科技的發展,依托的是建筑技術、管理技術以及使用設備配套技術的發展。超高層建筑是一個舶來品,我們需要把超高層的形加入中國文化的核,用超高層建筑的地標來代表中國的發展。沒有深刻的思想和文化的基礎建所謂的門、塔,必然是不和諧的。國貿三期是超高層建筑正面典型――設計師以創新的設計思想、巧妙地將世界最新建筑潮流與國貿中心現有建筑群有機結合起來,成功地設計出一個新的綜合建筑體系,將建筑美學與建筑科學相結合。
新奇特建筑需關注安全性
一些超高層建筑可以稱得上“新、奇、特”,如何保證其安全性至關重要。與普通建筑來比,有哪些更突出的問題需要解決?
余為群表示,超高層建筑通常是筒狀、雙塔門狀結構,基礎結構非常深,需要深基礎開挖。深基礎開挖工程難度比較大,尤其是當地質環境不夠好的情況下。再就是超高層抗風、抗震問題。超過100米的建筑,本身高度跟徑比大,基于抗震韌性的需求,經常用鋼筋混凝土加鋼鉤。核心筒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鋼構會產生擺動,需要研究如何抗風力使其沒有太過度的擺動。建筑使用中最大的問題是防火。摩天樓一旦起火,火勢蔓延迅速。對高空平臺避難或者高空避難來說,需要防火防煙,這些都是設計超高層的時候需要做的特殊考量。
李欣表示,超高層建筑如同一個“立體城市”,功能綜合、人數眾多。如果出現安全問題,后果非常嚴重。在一棟離地面幾百米高的建筑里,消防、使用、結構的安全以及設備的配套甚至現在提到的綠色環保都需要考量。許多人在建筑中共同生活、共同使用,如何確保安全?這恰恰催生了技術的進步。
技術的復雜顯現挑戰與魅力
建設科技的發展為超高層建筑提供了支撐。如今,隨著建筑高度的不斷攀升,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超高層建筑由于其不同于一般建筑,施工要充分考慮設計意圖,提出合理的建議優化方案。需要考慮結構加載部署、施工垂直運輸、施工供水供電、消防措施、安全措施,外架的合理安排如爬升架的結構和裝修協調。需要考慮各專業工程的穿插、信息統籌、預處理機構、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設計施工難點的QC攻關等等。
“建筑業十項新技術”中的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大直徑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液壓爬升模板技術、工程量自動計算技術等技術的創新促進了超高層建筑的發展。可喜的是,當前,超高層建筑像上海中心等也正在向著節能、環保的趨勢發展。
對于工程師來講,超高層建筑意味著一場艱巨的挑戰。100米高度的建筑現在已經習以為常,標準統一,技術成熟。但面對250米以上的超高層,涉及建筑的復雜性、綜合性以及難度系數的增加,不只是高度的增加那么簡單。
人類的認識永遠是有限的,超高層建筑也在廣大建設者們的努力下,伴隨著一個個難關的突破,顯現著挑戰與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