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外,通過創建幕墻單元板塊吊裝機具的模型,通過三維模擬確定其工作路徑和工作范圍,可以對同一樓層所需的設備數量以及某些區域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預判。如圖所示,施工吊機的模擬能夠有效地判斷出每個區的設備無法直接覆蓋區域,同時判斷出這些區域可以采用人工拖曳的方式實現最終的安裝操作。幕墻施工雙層懸吊式工作平臺是根據上海中心大廈外幕墻懸空的特殊情況進行的創造性設計。這一平臺作為施工人員的操作平臺,其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對施工效率保障等都非常重要。通過創建雙層吊籃BIM模型,并將其放置于項目模型中進行模擬,以確認其所走軌跡與外幕墻的造型精確匹配,同時運行索道及其預埋件不能與幕墻支撐鋼架以及將來的內擦窗機軌道埋件相干涉。通過可視化的手段提升了不同專業之間的交流效率。

4.4 幕墻設計、加工、測量、施工聯動
4.5 從遠大的項目團隊進駐現場開始,我們就將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幕墻支撐結構安裝精度控制上,因為這將是保證最終幕墻實施精度的關鍵。一旦幕墻支撐鋼結構偏差過大,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實施難度。通過與業主和總包、機施以及寶鋼的無數次會議,對鋼結構偏差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最終確定了對鋼結構偏差的控制的應對措施,其中核心的部分就是BIM技術的應用。

上海中心大廈的幕墻支撐鋼結構由寶鋼鋼鐵負責深化設計,上海機施公司安裝實施。外幕墻通過一次及二次轉接件與鋼結構進行連接,一次轉接件直接在寶鋼的工廠里預先焊接在鋼結構上,隨鋼結構的施工一起安裝。總包鋼結構幕墻部的楊志強總監一直要求遠大必須實施工廠與現場的聯動,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們對現場一次轉接件的位置采用高精度的全站儀進行了逐點測量。然后將其整理為Grasshopper能夠讀取的格式,讓其反映在Rhino的平臺上,并在軟件中設定比對程序,從而快速的判斷偏差情況。面對不同偏差,采用參數化驅動的方式,在軟件中預先設定好應對措施,例如針對過大的負偏差,需要重新進行二次轉接件的設計,以適應偏差調整需要,采用參數化驅動的方法只需將模型中構件摘取出來,并轉化為加工圖即可,大大減少了偏差響應時間,實現了設計與施工現場的聯動。
4.6 BIM在上海中心大廈項目中的實施總結
4.7 通過一系列的BIM應用實施,遠大基本實現了將BIM在外幕墻工程中“落地”這一理念,具體應用包括:
1. 實現了從建筑理論到單元加工模型再到構件加工圖/數據的無縫鏈接,保證了最末端實施環節的理論準確性。
2. 實現了設計-工廠-現場的互動,針對不同偏差情況,均落實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上海中心大廈,位于浦東的陸家嘴功能區,占地3萬多平方米,所處地塊東至東泰路,南依銀城南路,北靠花園石橋路,西臨銀城中路,為上海陸家嘴摩天大樓建設計劃最后的壓軸工程。其建筑設計方案由美國Gensler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