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高檔建筑的大量開發和建設,為新型的節能環保型建材拓寬了市場空間,其中包括各類建筑五金產品。據此了解廣東省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門控五金事業部總經理廖邦泓近期接受采訪,他希望國內能制定強制性的建筑五金標準,促使建筑五金行業的健康發展。
廣東省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門控五金事業部總經理廖邦泓
供應商養成價格取勝的原因
隨著大型建設項目的逐漸增多,很多項目的實施也日益復雜,使工程分包成為一種必然選擇。承包商采用工程分包,一方面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條件,減輕實施大型復雜工程項目的壓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應對項目的復雜性和項目規模所引起的不確定性,承包商把部分工程分包給分包商和供應商,也轉移了相應的風險。
多層分包問題引起了大量的工程質量和安全問題。過度分包產生了大量的“隱形”分包商或“隱形”分包商的分包商,形成多層分包關系。承包商實施工程分包的過程常常變成價格競爭的過程,而分包商為獲得工程業務不得不壓低報價。在分包商以更低的價格進一步將工程內容分包給下一級分包商時,這個問題變得更為嚴重。這讓供應商養成了價格取勝的習慣。
舉個簡單的例子,承包商與供應商已經確定產品的樣板。但是,大部分總承包商常常利用買方市場的控制權,過多地獲取分包商的利潤。底下的分包商面臨巨大的質量、服務以及成本壓,承擔資金風險。分包商只能壓低供應商的價格,一分錢一分貨,供應商為簽約只能靈活應變了。最后為這資金風險埋單的就是承包商和業主。就目前來說,恒 大地產的企業經營管理是比較規范的。
標準制定容易 執行難
我國消防產品市場秩序還較混亂,大量劣質消防產品流入建筑工程和消防系統,導致消防設施形同虛設,造成大量火災隱患,嚴重危及公共安全。如精裝房的防火門,國內防火門的消防檢測是一次性通過的,很少業主會關注:剛入住的防火門能否用,使用壽命是多久。可以找幾個優秀的開發商為案例,將達標的產品公布出來,影響消費者。
臺灣的代理商要求建筑產品的質量一定要高,開發商可以憑此抬高房價。但是中國內地房地產市場不同,大家都搶著買房子,存在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不平衡的問題。
而且國外的建筑五金產品是很難進入國內市場。第一,產品價格比較高;第二,牽涉到國內的消防和安防標準。我們合和也制定了標準,但是標準制定易、執行難。國內建筑五金行業的標準太多,缺乏強制性的統一標準,沒與國外標準接軌。其次,依靠的是開發商的良心,希望將優秀的開發商項目案例公布出來,促使行業的健康發展,讓業主有知情權。
其實,國內的標準不是不完善,與國外的標準相差無幾。不同的是,國外行業標準是由廠商和政府一起制定的,而國內是各自為政。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在寫推桿手標準時,必須不能涉及有關消防和公安層面的問題。國內目前的標準必須懂得如何集中在一起,才能形成健全的標準。另一方面,國內沒有強制執行相關標準的機制。
在馬來西亞,防火門測試是一整套的,測試時必須列清楚:閉門器有什么、什么品牌規格、附上圖紙和樣品等,甚至細到螺絲釘。防火門測試成功后,會放在它們的官方網站公布測試結果。比如說防火門燒過60分鐘為標準,必須多加20%時間,75分鐘的時間才算測試通過。承包商和設計師就能在網上找有認證的防火門產品。樓盤防火門安裝后,消防檢驗必須經過馬來西亞政府的三方會審:檢測中心、消防單位、管建局。隨機抽查測試防火門,選擇的第一道防火門不過,就繼續抽檢第二道防火門,都不過就必須拆除該樓盤的全部防火門。供應商將面臨吊銷營業執照以及其它證件。
如果政府官方確定統一的行業標準,強制執行相關法規,開發商就不敢亂來。交易市場比較公平,形成良性競爭,而不是單憑價格去競爭!就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