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邁圖高新材料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傳來, 由于有機硅(詞條“有機硅”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行業可能因此產生巨大的版圖變化,一時間行業內外一片嘩然,讓人不勝唏噓。在此,作為一個局外人說幾句公道話。
一、邁圖走到今天并不都是自身的原因
幾年前,GE作為老牌的有機硅企業,毅然決然將有機硅業務打包出售給阿波羅集團,從這一刻起組建的邁圖高新材料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財務窘境中,現在大家已經知道邁圖背負著沉重的債務,這個債務的形成應該有很多原因,并不都是因為業務自身產生的。在這幾年中,邁圖先后采取各種手段積極疏困,裁員、調整生產線、積極收購下游優質業務、剝離不良資產、在整個集團范圍內進行業務結構重組等,應該說這些舉措在2012年之后已經開始顯現出效果,但時間不等人,東家也下決心要清盤,那也只好如此。讓我們大膽設想一下,如果邁圖是我們國資委管理的企業,他們會落得如此下場嗎?
二、關于一體化的問題
在信息如此發達的當代,估計很少有人否認我們面臨的商業模式正在發生徹底的改變。為何沒有一條生產線的蘋果、Nike這些企業會取得如此的成功?而幾乎在每一個尖端制造領域都令人稱贊的日本電子巨頭索尼卻連續面臨巨虧?過渡到有機硅行業來看,為何大量的中小企業在這么多一體化巨頭虎視眈眈下接連取得成功,逐步蠶食市場,站穩腳跟?為何一體化巨頭在每一個行業的市場比重都在縮小?未來會不會繼續放棄一些業務都很難說。所以邁圖這次的破產保護,跟一體化真的沒什么關系。換言之,即便再有什么一體化的良方,這次也救不了邁圖。
三、關于研發投入的問題
客觀上說,邁圖投入的即便比道康寧瓦克少,也肯定比我們國內大多數企業高, 而且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停止一切研發10年,總體上也不會比我們差多少。所以邁圖的問題,不是在研發投入和創新方面。另外需要點出的是,創新領域“劣幣驅逐良幣”也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先驅者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卻只有很小的概率能活到享受成果那一天,這種情大家應該反思。
四、關于效率的問題
大有大的好處,但也有大的難處,俗話說船小好掉頭,如果換成小帆船,能夠發生泰坦尼克式的悲劇嗎?企業規模的邊際效應理論認為,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邊際成本會降低,但是到了一定規模之后,邊際成本會迅速的上升。所以我們形容大型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的詞匯,在某種程度上完全可以用來形容國外的大型跨國公司,特別是制造業的公司,邁圖決策層面的效率低下是必然的,通過內部改革手段往往只能掩蓋,卻不能根本解決這類問題,只要外部形式變差,問題一旦惡化便無法收拾,只能關門,就像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陰晴圓缺,這是多么英明的管理層也只能拖一天算一天,卻不能根本解決的問題。
五、關于行業周期的問題
硅產業像所有行業一樣,都有景氣周期存在,就像馬克思所總結的,不斷螺旋上升或波浪前進,每個行業內的單位或個人都逃不脫這個大氣候的影響,從最近幾十年的規律來看,有機硅和多晶硅的周期大概都在十二三年左右,每個景氣低谷都有大量的破產倒閉、兼并重組,但景氣恢復時,又不斷有新的企業涌現,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是中國前期持續的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和4萬億投資打亂了硅行業發展的周期,掩蓋了行業景氣下滑的趨勢,也讓這一波低谷延續的時間更長,否則這幾天發生的故事可能會在幾年前就以另外一種形式產生了,而不會讓大家今天才感慨。
總而言之,因為遭遇金融危機、加之市場過剩、先天包袱沉重,邁圖無法同時在內外兩大戰場取勝,不得不走到破產保護的這一步。巨人的倒下,有決策失誤的主觀原因,也有行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使然。作為國內企業,應當吸取其中的教訓。
一、大企業不一定抗風險強,小企業同樣有發展前景
未來一段時間的趨勢,是大型一體化巨頭和在一定領域占據優勢的創新性中小企業并存的時代,而在此之后,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會加快,這是由硅產業下游應用分散的特點所決定的,所以中小企業要因此看到希望;
二、準確定位研發方向,提高研發投入
對于大多數中國企業而言,我們要明確自己仍然處在跟隨的位置,認清自己的差距,大哥不是誰都能當,邁圖尚且如此,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繼續韜光隱晦,更踏實一點?研發投入確實是拖垮邁圖的一根稻草,但這條教訓不是讓我們不要搞研發,而是要務實,不能過于標新立異,而要把研發投入到能夠最能夠產生效益的地方,同時適當提高投入。
三、高峰期之后要避免馬上過度擴張
重復景氣周期的問題。有些公司確實會在低谷期將要結束時擴大生產,但絕大多數企業都不會在高峰期或者高峰期剛剛過去的時候擴大生產,因為那樣會面臨漫長的市場黑夜。現在看來,這一波低谷遠未過去,而且拉的可能更長,這種情況下保持穩定的經營和充足的現金流尤為重要。而現在我們國內許多企業都是在2006年之后擴產的,如果五年之后整個行業能夠走出低谷,則最近兩年已經投產的企業很難在本輪周期內收回成本,已經開始建設的項目也很難維持下去,如果是貸款建廠情況肯定會有飚高的財務費用,用自己的錢建廠的則可能面臨流動資金短缺,所以在此奉勸各位親朋好友,除非非常必要,擴產盡量三思,特別是資金有問題的情況更要等一等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