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攪拌摩擦加工(FSP)是在攪拌摩擦焊接(FSW)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有效的加工技術,可用于材料微觀組織改性和新型材料制備。加工過程中,利用高速旋轉攪拌頭的攪拌和摩擦作用,使加工區材料混合破碎,并發生劇烈塑性變形和熱機循環作用,實現微觀結構的細化、致密化和均勻化。
FSP可破碎粗大枝晶組織和第二相,溶解沉淀相,消除鑄態缺陷,顯著改善金屬材料的性能。鋁(詞條“鋁”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鐵合金具有質輕、耐熱性好和抗腐蝕等諸多優良性能,在航天航空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普通熔鑄鋁鐵合金中,鐵在鋁中的固溶度很低,主要生成Al3Fe等金屬間化合物。
Al3Fe呈針狀或片狀,嚴重割裂基體,成為應力集中源,顯著降低鋁鐵合金的力學性能。控制和改善含鐵相的形態、大小和分布,能使鋁鐵合金成為實用的結構材料,提高合金性能和實際應用價值。因此,尋求有效的加工細化方法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目前采用高壓扭轉和等徑彎曲等強塑性變形方法能顯著細化組織和Al3Fe金屬間化合物,增加鐵原子在鋁基體中的固溶度,提高該合金的力學性能。不過這些方法加工工序復雜,而且得到的試樣尺寸較小,因而在實際應用中受到限制。
FSP能有效的細化合金組織,適合連續加工制備大面積的塊狀材料,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材料細化方法。因此,本文采用FSP對普通熔鑄方法制備出的鋁鐵合金進行3道次往復加工,研究3道次加工后鋁鐵合金組織和性能的變化。
實驗用99.9%工業純鋁和Al-20Fe中間合金為原材料,配制含鐵3%(質量分數)的Al-3%Fe合金。合金在箱式電阻爐(詞條“電阻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中用石墨坩堝熔煉,經除氣和精煉后,于820℃在銅模中澆注成100mm×80mm×5mm板坯試樣。FSP實驗在改造的X5032型立式升降臺銑床上進行。攪拌頭材料為W18Cr4V,軸肩直徑為16mm,攪拌針直徑為5mm,高度為3.8mm。攪拌頭旋轉速度為1180r/min,焊接速度為47.5mm/min。對鑄態合金進行3道次往復FSP。
合金鑄態組織存在大量針狀Al3Fe相,尺寸約為20~50μm。經攪拌摩擦加工后,針狀Al3Fe相被破碎成長度小于1μm的粒狀,彌散均勻分布在鋁基體中。鑄態組織轉變為低位錯密度的再結晶晶粒,基體中存在細小的含鐵亞穩相。攪拌摩擦加工后,加工區的顯微硬度較鑄態區降低,但分布較均勻。加工區合金的抗拉強度稍微下降,延伸率顯著增大。攪拌摩擦加工前后,合金拉伸斷口呈現出微孔聚合韌性(詞條“韌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斷裂特征。加工前,韌窩呈拋物線狀的撕裂韌窩,韌窩尺寸較小而且較淺,而加工后的韌窩形貌呈等軸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