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通過“招攬工程、分包項目”發展起來的中國門窗(詞條“門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行業曾讓我們引以為自豪,但也使我們最終變成了一個賺取低利潤的“加工廠”。特別是在海外市場上,10%的國際強勢品牌占據著全球市場80%以上的份額,附加值最高的幕墻工程設計、咨詢環節都被國外企業控制。為此,近年來國家領導人和住建部、行業協會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多次對我國門窗幕墻企業“走出去”表示大力支持。如今,覺醒了的中國門窗幕墻企業已經明白,只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成為市場上的強者。于是,中國門窗幕墻企業紛紛開始探索品牌崛起,走向世界舞臺的道路。遠大、江河、金粵、中航等國內門窗幕墻先驅型企業,陸續進軍海外工程項目市場,承接了中東、東亞和歐美地區標志性建筑的幕墻工程項目,幾年鏖戰歷沙場。

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通過與上述公司多位海外項目總工程師、項目總監的采訪與交流,有機會了解到眾多海外項目的承建過程,感受到了在國外工程中國內企業的種種艱辛。在此對敢為人先的工程企業表示致敬!同時,借助本文與廣大讀者分享一些中國幕墻網對海外工程承建中的注意事項和建議提示,避免廣大同仁在工作中重蹈覆轍,同時,也希望可以幫助行業企業在今后的海外工程中更好的規避風險、有序的開展工作、順利的交付項目。

made in CHINA ≠ 中國創造 (編輯配圖)
一、進入海外市場的模式選擇
目前國際門窗幕墻工程市場規模的增加和競爭加劇,一些國家不甘心自己的錢流向國外企業,對境外企業參與本國工程市場設置了諸多限制,同時制定了大量有利于本國企業的政策和制度。中東很多國家規定國外企業要進入當地市場,必須有當地合伙人,否則禁止在當地注冊經營。
當中國人變成外國人時,是客隨主便還是反客為主?(編輯配圖)
因此,國外企業單一中標的概率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工程企業開始考慮如何才能打開國外市場,這其中與當地企業組成合資公司便成為十分有效的途徑。合資企業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法律效力的實體建立一個共同擁有的獨立實體并通過它進行一系列的投資活動。經過多年市場證明,合資企業模式被國際工程企業廣泛地應用于開發新市場。尤其是在中東國家,當地政府鼓勵外國工程公司與當地企業成立合資企業,這樣既可以利用國外企業的先進技術、管理、資金優勢,同時又可以提高當地工程企業的實力,并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國外企業通過與本地企業合作,也有效地規避了在新興市場的各種未知和不利因素,避免了獨自承擔該項目的全部風險。目前中國門窗幕墻企業剛剛走出國門,所以在選擇進入海外市場的模式時應該十分慎重。在實用主義原則下,我們的企業為降低進入海外市場可能存在的風險,選擇以合資企業模式這樣一種低風險的進入模式開始自己的國際業務是非常正確和可行的。
二、與海外監理關系的重要性
項目的監理不僅負責工程中的監理驗收,還負責對一些材料和圖紙的審批。一些監理工程師十分嚴格、近乎刻板。在中國幕墻網了解的一個案例中,幕墻外立面的錨栓連接件施工中,國內施工單位做的配件比圖紙顯示的尺寸大了,從安全的角度來說大一些的基礎應該更加安全,但監理嚴格強調按圖施工,不予報驗,最后導致不得全部拆掉,重新安裝。諸如這種類似的事件導致了在施工中國內承建方和監理之間關系非常緊張,許多施工步驟因為監理拒絕報驗而強行施工,最后導致在后期驗收時遇到了許多麻煩。

沒有監管的市場不健康,監管過度的市場會腐敗(編輯配圖)
其實大多數國外監理工程師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都是很好的,可能因為雙方在語言文化以及對圖紙的理解深度上存在差異而導致了一些矛盾。一定要積極配合監理的各項工作,對雙方有異議的問題大家坐下來慢慢討論交流,監理提出的各項意見我們也積極整改,同時我們的一些合理要求經過溝通也得到了監理的同意和認可。取得監理工程師對施工質量的充分信任,可獲得許多重復性工序的免檢待遇,從而加快了施工進度,為整個項目工程節省了許多時間和金錢。總結起來,由于監理工程師與承包商所處的地位不同,工作性質不同,難免會有許多看法不同。而且監理工程師對承包商的監督管理是在履行業主賦予他的職責,因此,我們企業在海外工程中與監理對抗、挑戰監理的權威是非常不明智的。搞好與監理工程師的關系,直接受益的是承包商自己。當然作為承包商,也要注意不能因為擔心搞不好與監理工程師的關系,擔心監理工程師在施工過程中找麻煩,而一味地遷就監理工程師,對監理的任何指示不加分析都唯命是從,這也同樣是不明智的。
三、風險控制
1、合同條款風險
眾所周知,一項工程成敗的重要一點就是合同簽訂的好壞,特別是在與國外業主合作,在海外官方的合同一般都是以英文為藍本(又厚又長,大篇幅的違約細則)。因為一般國內企業對語言掌握的不足,于是就經常會產生和當地業主對于合同條款的不同理解。所以聘請熟悉國際工程業務的人士參與合同的擬定,與業主就合同條款的逐條推敲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海外工程中如何簽訂好合同,如何保證合同的完整性而不被肢解,如何更好地進行設備采購和管理好分包商,這些都是值得我們企業認真思考的問題。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