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北外灘白玉蘭廣場塔樓項目位于上海市虹口區北外灘沿黃浦江地區,地塊南至東大名路,西毗旅順路,北接東長治路,東臨新建路越江隧道。同浦東的陸家嘴建筑群和浦西的外灘建筑群隔江相望,共同形成上海獨有的黃浦江風景線。本項目的建成將帶動該地區形成新的上海CBD核心環。上海北外灘白玉蘭廣場是一個五星級酒店、高智能化甲級辦公樓和復合型商業組成的超大規模的超高層建筑群,包括一座66層320米高的辦公塔樓,一座39層1717米高的酒店西樓和一座6層572米高的展館建筑以及裙樓部分。本次案例的范圍為辦公塔樓。
本項目建筑設計師是美國SOM公司(American SOM Cor)和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East China Architecturd Design&Researchinsttule Co,Ltd),幕墻顧問(詞條“幕墻顧問”由行業大百科提供)(Facade deogn)公司是ALT。辦公樓項目由五個幕墻系統組成。分別是系統E、E1、E2、E3、G1。








面對如此復雜和困難的空間曲面(詞條“曲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在實施之前,我們需要重點考慮以下三個問題,即怎樣設計?怎樣制造和怎樣管理?
對于怎樣設計?主要考慮的問題是用什么方法?采用什么軟件和用什么技術?對于這三點,我們的方案是采用3D參數化設計方法,在三維空間模型中定位定點定尺進行設計,摒棄常規的二維空間建筑設計思路。采用Rhino/Grasshopper+Reviet這兩種三維繪圖軟件進行建模和參數化設計。采用冷彎技術來解決平面板塊模擬曲面建筑造型的問題。
對于怎樣制作?需要明確的問題是,我們需要制作的產品是什么?這種產品的規格有多少?能否——實現?采用什么工藝能夠保證施工質量和效率的要求?對于這些問題,我們主要采取的辦法是,首先明確清晰的分析出本項目各種異型單元板塊的規格。其次,通過三維空間模型和參數化設計,直接提取出這些產品數據,并盡可能的通過參數化的設計,減少規格數量,降低生產難度。最后,采用先進的數控加工設備與模型進行聯動,利用無紙化加工的方式,減少錯誤和中間人為因素的干擾,避免加工制造錯誤。
對于怎樣管理?首先必須搞清楚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我們需要采用什么樣的平臺?什么樣的技術和什么樣的方法?來進行管理。結合整個項目的管理需求,在這個項目中,幕墻施工也采用了BlM作為整個幕墻管理的核心平臺,并利用這個平臺把幕墻設計、材料、生產和施工聯動在一起。為了便于對繁雜多種的材料和單元體板塊進行管理,我們采用了二維碼及芯片技術對各種材料和單元體板塊進行編碼管理。并通過B丨M平臺和二維碼的管理,實現了整個系統,從設計、采購、生產、物流到安裝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在這里我們簡單扼要說明一下,是如何具體的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解決空間曲面幕墻問題的。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