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利潤率不斷降低,普遍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尤其是涉及房地產等多產業發展的建筑企業,資金壓力更大。建筑業下半場,建筑企業要么殺出一條血路迎接后天的太陽,要么像161家北京市被注銷資質的建企一樣退出建筑業,要么像溫州中城破產拍賣,要么像河北路橋、新疆建工被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這樣的大建企“包養”,加入到整合的大軍求生存。由于大建企在資金、規模、品牌等方面有天然的優勢,兼并之后,可以讓龍頭建企的規模進一步擴大,行業的集中度提高,總體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當然,區域寡頭壟斷也會出現),更有利于整個行業健康平穩發展。
事實上,過去幾年,中央都鼓勵各行業的兼并重組,通過制度性的安排,比如引導設立并購基金,鼓勵政策性銀行提供兼并購貸款支持,降低兼并購稅費等,讓行業兼并重組的成本進一步降低。
四、政策的好日子還在后頭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只字未提房地產,但是此次會議卻花了數百字篇幅再次強調樓市去庫存。
關于化解房地產庫存,會議要求:要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
要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成為租賃市場的房源提供者,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
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1、取消70年產權,還早
這其中,“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被誤傳讀為“取消70年產權”,顯示行業內部分人已將利好政策當成鴉片,聞到一點類似的味道就以為可以吸。取消70年產權是需要立法才能搞定的,行政部門說了不算,即便要取消,立法也會是相當漫長的過程。
2、以租代售,將成氣候
對于會議提倡的通過房屋租賃來去庫存,其實去年國家層面就提出了房企從售房轉變為租房商。目前,有一些房企在積極進行試點,但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案例?墒,從前不久行業內對萬科“以租代售”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來看,這一模式對現有的商業模式會造成顛覆。
3、建議降價,那是愛你
鼓勵房地產開發商降價讓不少人頗有微詞,說好的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呢,政府有形的腳又想踩在市場無形的手上面了!
這種說法有點冤枉政府了,畢竟政府只是建議降價而已,而非強制。樓市火爆的一線城市,價格高企還不一定能買得到。而對于廣大的三四線城市以及部分冷清的二線城市,想不降價卻又快速去化,目前的形勢下,無異于癡人說夢。
4、買房入戶,會是常態
農民的城鎮化,是一個大的風口。但一二線城市人口規?刂疲话闳诉M不去;沿海大城市高昂的房價,一般人買不起。對于廣大農民工來說,其未來主要的落戶地還是在三四線城市。目前已有包括河南、安徽等多地出臺了針對農民進城買房的相關優惠措施。例如河南省出臺的《關于促進農民進城購房擴大住房消費的意見》文件提出,對農民進城買房提供包括購房補貼、公積金繳存綠色通道和貸款優惠在內的多項優惠政策。
一切都是為了去化!
目前建筑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前些年透支房地產市場而留下來的巨大庫存量,建筑業受此拖累,大量出現新合同難簽、項目款難收的兩難情況,這種情況可能還將延續一段時間。同時,通過以上介紹,不難看出政府已做出了全面規劃,陸續推出了對應政策,努力讓庫存回歸合理水平。
總的來說,建筑業雖尚不具備立即走出困境的條件,而且很多企業(特別是管理粗放型的建筑企業)將面臨生死考驗,但在房地產利好不斷的情況下,建筑企業若能夠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并實現管理水平整體提升,渡過這段困難時期,未來必將迎來新的一片天地!
五、建筑業轉型升級 勢在必行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建筑企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面對新政策、新市場、新技術、新機遇和新挑戰,建筑企業需要六個方面轉型升級,實現新發展。
1、經營模式轉型:面對新政策和新監管方式,聯營掛靠不是長久之計,企業需要盡早從聯營向直營轉型;
2、管理模式轉型:直營模式需要建筑企業務必提升管控能力,項目成本管理是核心,決定看建筑企業從聯營掛靠的粗放式管理必須向精細化管理轉型;
3、區域范圍轉型:面對即將到來的統一開放的全國市場,和“新型城鎮化”、“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建筑企業需要從區域市場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轉型,從大中型城市市場向城鎮市場轉型;
4、成長模式轉型:建筑市場將會出現大者越大、強者越強的競爭格局,每個企業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要么向綜合型大而全方向發展,要么在某一方面做精,這決定建筑企業需要向綜合性和專業性兩級轉型;
5、項目角色轉型:面對地方政府債臺高筑、缺錢將是常態,以及各級政府大力推動PPP模式的背景下,施工企業需要從單一施工角色向投融資+施工雙重角色轉型;
6、生產方式轉型:傳統生產模式成本逐漸上升,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成本逐漸下降,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取代建筑傳統生產方式,這是發展的必然!這決定建筑企業必須從傳統生產方式向工業現代化生產方式轉型,這是沒有選擇的,但企業需要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點。
潮水退去才知誰在祼泳,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中國建筑業正在處于市場環境、生產方式、政府監管的重大變革期,機遇與風險并存!
當前環境下,建筑企業唯有精準定位、盡快轉型,才能實現華麗轉身,獲得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可能,彷徨等待只能意味機會喪失,也必將成為時代的棄兒!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