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第5階段拱下結構位移(mm,沿長度方向)
小結:
1)根據分析結果,各施工階段拱下結構梁端位移統計如下表1所示。
表1 拱下結構張拉端位移
施工階段 |
1 |
2 |
3 |
4 |
5 |
張拉端位移(mm) |
0.0 |
0.6 |
0.4 |
1.0 |
0.9 |
2)由表1可知:施工階段2,第一批預應力張拉,使拱下混凝土結構產生預壓(詞條“預壓”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引起的位移為0.6mm;施工階段3,上部拱桁架安裝完成、支撐拆除后,拱下混凝土結構產生向外的推力,節點位移減小為0.4mm;施工階段4,第二批預應力張拉,施工下混凝土結構進一步壓縮,節點位移增大為1.0mm;施工階段5,屋面板、幕墻等結構施工完成后,拱下混凝土結構又產生向外的推力,節點位移減小為0.9mm;
3)由計算結果可知,施工階段1~6,拱下混凝土結構最大位移為1.0mm,位移可控,不會對結構生成不利的影響。
2.2應力結果
第1階段拱下結構應力(N/mm2,沿長度方向)
第1階段拱下結構應力(N/mm2,沿長度方向)-拱腳處應力放大顯示
第2階段拱下結構應力(N/mm2,沿長度方向)
第2階段拱下結構應力(N/mm2,沿長度方向)-拱腳處應力放大顯示
第3階段拱下結構應力(N/mm2,沿長度方向)
第3階段拱下結構應力(N/mm2,沿長度方向)-拱腳處應力放大顯示
第4階段拱下結構應力(N/mm2,沿長度方向)
第4階段拱下結構應力(N/mm2,沿長度方向)-拱腳處應力放大顯示
第5階段拱下結構應力(N/mm2,沿長度方向)
第5階段拱下結構應力(N/mm2,沿長度方向)-拱腳處應力放大顯示
小結:
1)根據分析結果,各施工階段拱下結構拱腳處應力統計如下表2所示。
表2 拱下結構拱腳處應力
施工階段 |
1 |
2 |
3 |
4 |
5 |
應力(N/mm2) |
0.98 |
-0.42 |
0.69 |
-1.34 |
-1.30 |
2)由表2可知:預應力張拉之前,拱下結構拱腳處混凝土表現為拉應力,拉應力為0.98N/mm2;施工階段2,第一批預應力張拉,使拱下混凝土結構產生預壓,拱下結構拱腳處混凝土應力由受拉變成受壓,壓應力為0.42 N/mm2;施工階段3,上部拱桁架安裝完成后,拱下混凝土結構產生向外的推力,拱下結構拱腳處混凝土應力由受壓又變成受拉,拉應力為0.69 N/mm2;施工階段4,第二批預應力張拉,拱下混凝土結構進一步壓縮,拱下結構拱腳處混凝土應力由受拉變成受壓,壓應力為1.34 N/mm2;施工階段5,屋面板、幕墻等結構施工完成后,拱下結構拱腳處混凝土應力基本無變化,仍保持1.30 N/mm2的壓應力;
3)由計算結果可知,施工階段2~5,拱下混凝土結構應力拉應力最大為0.7 N/mm2,遠小于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2.39 N/mm2,最終在拱下混凝土結構中建立1.30 N/mm2的壓應力。
三、結論
根據分析結果,可得出如下結論:
1)拱桁架支撐拆除之前,張拉第一批預應力筋(4個9孔),拱桁架支撐拆除后,張拉第二批預應力筋(4個9孔);

2)按照此張拉方案,拱桁架下混凝土結構應力與位移均滿足規范的要求,本方案可行。
通過預應力技術對拱殼結構水平推力的處理,使其空間更大,造型更優美。相信河北奧體中心建成后,勢必會成為石家莊市的城市新地標,也將改變河北體育基礎設施特別是標志性體育場館嚴重落后的現狀。體育場與周邊城市空間將更加協調,展現“綠色、科技、人文”的時代特點,又能體現出河北人民勇于進取,健康和諧的社會氛圍。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