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近年來,在建筑行業內出現一種讓人腦洞大開的租賃業務,紅火得超乎想象。有不用上班,通過一張職業資格證書,就能輕輕松松收入過萬,這就是行業內普遍存在的資格證書掛靠亂象。
為什么這些證書如此值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證書需求量太大。根據國家住建部2011年數據統計顯示,全國目前有24萬人持有注冊建造師一級證書,而建筑行業對一級建造師的需求在100萬以上,缺口高達80萬。而證書通過率不高,也讓很多證書變得更加緊俏,例如,2011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考試合格率僅為28.9%,2013年度全國一級建造師全部專業通過率僅為12%。
持證人:居其位不謀其事只靠一張證掙錢
一本證書的含金量有多高?在一家證書掛靠網上,記者看到了建筑工程類一級建造師每年的掛靠價格為3萬—3.5萬元,二級建造師掛靠在陜西的價格為6000元—8000元。
某建筑公司小張的二級建造師證書掛靠在朋友公司,公司需要證書就是為了每年的企業資質審查,一般有資質的建筑公司、監理公司,都相應需要一些人員具有國家級職業資格證書。小張說:“所謂掛靠,就是把執業資格證書和印章都放在對方公司,雙方簽勞動合同,實際上不用去企業上班,為的就是爭取掛靠費”。
正是有了這樣的利益誘惑,許多人才熱衷于追求“一紙證書”,一些人甚至鋌而走險,花錢作弊來拿到證書。參與陜西職業考試作弊案的一位辦案警官介紹,一些參與作弊考生有的已經交納費用,有的則承諾考試通過后,再支付每科3000元至5000元甚至更高的費用。“據我們了解的情況,如果按這個價格通過一級建造師考試的全部科目,每名考生需要支付兩三萬元。”而按市場價格,一旦通過考試拿到資格證,通過掛靠到企業,一年就可收回成本。
中介:網絡“牽線”證書掛靠分一杯羹
“資質代辦、”“建造師證書掛靠”……只要在網絡上輸入這些關鍵詞,就會跳出無數網站。為滿足這些證件的市場需求,甚至有專門的中介公司,而且各種證書掛靠,價格也是不同的。
在一家規模較大的中介網站里,記者在企業“急需證書”欄目中看到:某地某建筑公司需要“一級建筑師”證,某建筑安裝公司需要“電氣工程師”證,某工程造價咨詢公司需要“造價工程師”證,某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需要“給排水工程師”證。
此外,還有一級及二級建造師、結構師、監理工程師、咨詢師、安全工程師、環保工程師、注冊安全工程師、公用設備工程師等五花八門的需求。
而在“個人證書掛靠”一欄,則有許多證書持有者發布信息,尋找可以掛靠的公司,種類包括造價師、咨詢師、化工工程師、環評工程師、電氣工程師、安全工程師等,均為實名發布。
一家建筑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中介公司只要提供持證人電話就收費幾千元,真正牽線掛靠成功還得另附一筆費用。他還說,一些企業員工雖然經驗豐富,但卻不善于考試,而一些人雖然沒有實際業績,卻能夠拿到資格證,兩者由此形成互補,再加上一些皮包公司出于拿工程的需要,對證件也有需求,自認就形成了證件掛靠的市場。
企業:花高額掛證費用獲資質拿工程
企業為何需要如此多的資格證,甚至不惜為此付出幾十萬元的資金?
調查發現,有的企業是為提高公司的資質,有的是為了申請資質時使用,對于建筑行業企業來說,如果沒有取得資質證書,就算擁有再多的注冊資金也不能承接施工。
小張(化名)是一家一級資質建筑工程公司總經理助理,他告訴記者,自己所在單位每年都要花費近百萬元支付掛證費用,最需要的就是一級建造師證。“企業也是無奈之舉。”小張分析,一方面,現在的工程動不動就要求一級資質,如果企業想要拿到工程,就必須達到要求。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是一級資質,就要求一級資質項目經理不少于12人;另一方面,一些具有現場經驗和管理能力的人,并不一定能夠通過一級建造師考試。一些規模較大的建筑企業也會鼓勵員工考證,但給出的補貼卻比市場價格低得多,這導致一些員工考到證后瞞著單位把證外掛其他企業。
監管:嚴格備案制度提高證書含金量
“人證分離”本身就是弄虛作假,而且確實存在一些隱患。持證人、中介、企業三方形成的利益鏈條,犧牲的是工程質量和安全,最終為此買單的是公眾的利益。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