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2015年9月22日,北京新機場意見征求會傳來的消息,北京新機場從多個方案確定了“海星”設計方案。未來會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微調。南航將作為主基地航空公司進駐北京新機場。
北京新機場位于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與天安門的直線距離46公里,距廊坊市中心26公里,距首都機場67公里,距天津機場85公里,距石家莊機場197公里。
根據規劃,北京新機場工程投資799.8億元人民幣,一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建設4條跑道,70萬平方米航站樓及相應的貨運、空管、航油、市政配套、綜合交通樞紐等設施。遠期規劃建設7條跑道,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需求。將成為全球最大容量的機場。
新機場方案
北京的新機場方案其實算是“集體的智慧”。巴黎機場集團建筑設計公司(ADPi)+扎哈設計團隊完成了新機場的規劃和建筑概念設計方案,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BIAD)+民航院設計團隊綜合調整,最終形成了建設的實施方案。
為什么是“海星”?
1、六碼頭放射狀設計是考慮到該機場將成為世界客流容量很大的機場。緊湊的結構和放射性的布局,可以減短乘客步行距離,最小化乘客從機艙到路面交通或軌道交通的距離,縮短乘客在轉機時來往于不同登機口的距離。
2、該設計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可持續性,機場可以根據不同的客流量和機型,進行配置上的調整。機場所占空間雖然很大,但是保證了它和乘客活動及體驗的緊密關系。在新航站樓中,乘客可以跟著一系列結構設計,穿梭于各個相互連通的公共區域之間,而所有的線路最終都會交匯在可供世界各地乘客聚集的中央庭院。
南航為什么進駐北京新機場?——呼應“南北呼應雙樞紐”
1、為建設國際化規模網絡型航空公司,構建南北呼應的“雙樞紐”,南航2009年就已經啟動北京新機場建設相關工作。
2、目前,南航已在首都機場投入包括A380、A330等先進寬體客機在內的飛機58架,初步構建了完善的國內航線網絡,為下一步立足新機場邁向國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在北京新機場投入使用的2019年,南航承諾將投放不少于100架飛機,并于2025年增加到150架飛機。
加快北京新機場建設的重要性
北京新機場是一項世紀工程,是民航發展史上一項重大工程,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志性工程,是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基礎設施支持。
1、北京首都機場和正在建設的北京新機場,就像北京和京津冀區域的兩只強有力的翅膀,必將成為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加快發展的“航空雙引擎”。
2、北京新機場建成后,將迅速成長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這將對中國民航戰略版圖產生深遠影響,也將會對世界各國機場產生重大影響。目前,中國政府相關部門決定按照“統一征用、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原則,統籌考慮北京新機場建設、基地航空公司發展。
新機場線計劃2019年通車
據了解,新機場線是今年開工建設的6條軌道交通線路之一,之前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昨天,鐵三院對新機場線進行二次環評公示,工程南起新機場北航 站樓,北至草橋,與首次環評數據不同,線路全長由43公里縮短為39.05km。其中高架線和地面線18.2km,地下線20.85km。線路共設3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站,包括草橋站、磁各莊站和新機場站,新機場站至磁各莊基本為高架形式,磁各莊至草橋為地下線。環評公示顯示,3座車站平均站間距19km,全部為換乘站。記者了解到,在草橋站,新機場線會與地鐵10號線換乘,其余兩站與規劃線實現換乘。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