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隔熱(詞條“隔熱”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條的主要成分為尼龍66,具有吸濕性。其在使用過程中直接與外界接觸,環境中的濕度,尤其是碰到雨雪天氣,積存在窗戶上的水分幾乎將隔熱條浸泡其中。此時,隔熱條的吸水速度大大加強,對隔熱條的性能影響也加速進行。目前,已有的工作多集中在環境濕度對隔熱條的影響上,而這類浸泡試驗罕見報道。
本文將不同隔熱條浸泡在水中,對其抗拉強度、含水率和尺寸進行了探討。
2 試驗部分
2.1 試驗樣品的制備
隔熱條自制。取2條(6m一條)隔熱條,分別在兩端和中間取35mm長30個,共180個試樣,均勻分成15組(每組12個試樣,10個測試2個備用),每組試樣包含2條的兩端和中間各2個試樣。
2.2 試驗設備和儀器
材料萬能試驗機,GP-TS2000S/20KN型,深圳高品檢測設備有限公司
高低溫環境試驗箱,GSD-50型,長春市智能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含水率測試儀,MB35型,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2.3 試驗條件及方法
首先將所有試樣按GB/T 23615.1-2009標準規定進行烘干處理,然后取3組試樣按GB/T 23615.1-2009標準規定進行狀態調節,將剩余的試樣泡在23℃環境下的水中24小時、48小時、72小時、96小時。接著進行室溫、高溫、低溫橫向抗拉特征值測試,含水率測試和尺寸檢測。
3 結果與討論
3.1 泡水時間對I型條抗拉強度的影響
圖1 兩組I型條常溫特征值變化曲線
圖2 兩組I型條高溫特征值變化曲線
圖3 兩組I型條低溫特征值變化曲線
上面3圖顯示了兩組I14.8的隔熱條泡水后抗拉特征值變化的曲線,其中隔熱條B是添加了耐水改性劑的,隔熱條A則沒有。
從圖1和圖2來看,不論是常溫還是高溫抗拉強度都隨著泡水時間的增加而降低,隔熱條B的效果明顯好于隔熱條A。從圖3來看,低溫抗拉特征值隨著泡水時間的增加而呈曲線變化,隔熱條B在初試情況下優于隔熱條A,泡水48h以后幾乎相當。
這是由于隔熱條中的主要成分PA66(詞條“PA66”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是吸水的,在水呈液態的情況下水是有增韌效果的,它會促使抗拉強度的下降,而耐水改性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尼龍和玻纖之間的界面張力(詞條“張力”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使得水分子難以進入尼龍和玻纖的縫隙中,提高了隔熱條的抗水能力。
但是,在低溫的情況下,水和尼龍結合形成氫鍵,提高了隔熱條的抗拉能力。隨著泡水時間的增加,水分還是會慢慢浸入尼龍和玻纖的縫隙中,破壞玻纖和尼龍的結合力(詞條“結合力”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使得隔熱條的抗拉性能下降。
3.2 泡水時間對I型條的含水率和尺寸的影響
圖4 兩組I型條含水率變化曲線
圖5 兩組I型條尺寸變化率曲線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