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一、中國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現狀
我國的超高層建筑若干施工技術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超高層建筑領域設備(詞條“設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已實現國產化:我國塔吊生產技術發展迅速,已能生產各種可適應超高層建筑施工需要的自升式塔吊;在混凝土超高設備泵送領域,我國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國產大空間、大噸位、高速施工電梯也已已經實現了500米級超高層建筑的成功應用。



隨著超高層建筑向高度更高、結構形式更復雜、施工進度要求更快的方向發展,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逐步發展為以超高層鋼結構制作安裝、高強混凝土超高泵送、模架施工技術為主的現代施工技術。
二、超高層建筑主要關鍵施工技術
1、超深基坑及地下室施工技術
超高層建筑地下室一般采用順做法、半逆作法、全逆作法三種施工方法,其中半逆作法最為常見。
順做法施工:
順做法是遵循先深后淺的原則,地下室全部采用從下至上的施工步驟,地下室結構完成后再開始上部結構施工。
順做法優點是施工工藝成熟簡單,缺點是施工周期長。

半逆作法施工:
半逆作法是主體塔樓區域采用順做法,周邊裙房采用逆作法,先期完成塔樓區域地下室施工,在主體塔樓施工時再采用逆作法施工周邊地下室。
半逆作法優點是建筑物上部結構的施工和地下基礎結構施工平行立體作業可有效縮短工期,缺點是需采用雙層圍護結構,施工成本高。




全逆作法施工:
全逆作法是主體塔樓區域及裙房區域全部采用逆做法,基坑支護及樁基完成后首先開始首層施工,首層施工完成后同時向上施工主樓,向下施工地下結構。
半逆作法優點是施工周期大大縮短,缺點是前期建筑物荷載需通過鋼結構立柱(詞條“立柱”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傳力,且地下室梁柱等節點混凝土澆筑困難。



超高層基坑深度超深且多處于繁華地帶,基坑支護一般采用地下連續墻+支撐(內支撐或環形支撐);地下連續墻+拉錨;排樁+支撐;排樁+錨索等支護形式。
部分處于大型整體地下室中的超高層基坑采用坑中坑設計,即大基坑采用一種支護形式,坑中坑采用一種支護形式。如十字門大基坑采用樁錨支護形式,坑中坑采用樁撐支護形式。


2、高承載力大直徑樁基施工技術
隨著建筑物高度的不斷攀升,樁基承載力要求越來越高,樁長也越來越長,施工難度也越來越大(如十字門塔樓樁基直徑達2.4米,持力層達到微風化花崗巖,單樁承載力設計值達65900KN)。部分超高層工程樁基直徑可達4米。
大直徑嵌巖樁一般可采用旋挖成孔、沖孔(詞條“沖孔”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成孔、潛孔錘成孔技術。


沖孔成孔適應性強,可以適應多種復雜地質情況,但遇孤石或嵌巖較深時,施工速度慢。可采用水下(地下)爆破技術對孤石及巖層進行爆破后再沖孔施工,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嵌巖旋挖需采用特種大功率設備,潛孔錘需采用多孔組合施工,施工難度大,且施工成本高。


大直徑灌注樁鋼筋籠鋼筋規格及數量遠遠超過普通灌注樁,且樁長長,采用孔口鋼筋籠對接,需采用特殊措施及鋼筋連接工藝進行施工。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