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相對于中國的建設大潮,目前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國內的應用僅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我認為目前階段,多數人還是湊熱鬧,真正看到BIM價值并舍得投入的仍然很少,當然還有些人指望著搭便車,別人搞出來我來用。”作為“中國尊”業主代表中信和業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王伍仁直言不諱。

“中國尊”業主代表中信和業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王伍仁
業主的BIM應用探索——跨越兩條鴻溝
我們面臨著中國普遍存在的大現象,復雜、高端的工程設計工作被切割(詞條“切割”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開,概念設計通常請外國知名事務所完成,而施工圖設計由國內設計院完成。施工圖深化設計交給承包商做。
我們總結開發流程有兩條溝,第一條溝是外國事務所交給中國設計院產生的,第二條溝是設計院交給承包商產生的,我認為這兩條溝是影響我們開發周期非常重要的原因。
面對第一條溝,我們采用了一種創新模式——設計聯合體,我們把過去國外設計所和業主簽的合同、施工圖設計和業主簽的合同合并成一個合同,叫設計聯合體,并請北京院作為聯合體牽頭方,這樣它就有權力和資格前伸到前面的概念設計過程中,BIM建模起點也就延伸到了最前端,這樣應該能夠更大程度發揮BIM的價值。
第二條溝的難點在于管理體系,我們至今還未實現設計施工一體化,BIM的價值要大打折扣。為什么把施工圖稱之為施工深化設計?,設計院不能代替承包商進行設備和材料選型,設計院的圖紙永遠深化不到把所有材料、設備明細和尺寸全部標注在圖紙上,所以設計工作的一部分要移交到承包商。第二條溝目前填充的難度在機電上,設備選型沒選好,圖紙永遠沒辦法完善,建模也完成不了。所以實現設計施工一體化,BIM更大的價值才可以的發揮。第二條溝要通過整個建筑管理體系來填補,在大的體系沒有根本改變時,BIM發展的道路依然很長。
現實遇阻
然而,據了解,BIM在全國的應用比例并不高。
浸淫建筑業幾十年的王伍仁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經濟利益誰也不能忽略,它是BIM真正應用少的根源所在。”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經濟利益也一分為二: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注重短期利益的房地產商往往是把地買來,用最便宜的設計、材料、設備建成,然后推高價格獲得利潤,不會考慮十年、二十年后拆的問題。但BIM要考慮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要考慮幾十年后的拆除等問題。只有看重長期利益的業主才會舍得花錢,因為做BIM前期投入比傳統模式要高。
一位不愿具名的TOP50地產開發商代表也袒露了心跡:“去庫存降成本是我們公司今年的首要任務,BIM應用多在于解決復雜外形的建筑,但對于我們傳統建筑來說,現階段意義并不大。因為一旦選擇BIM,就意味著要重新去選擇技術實力匹配的設計院、施工總包、顧問、監理等單位,前期投入的增加不言而喻。”
王伍仁以自己操盤的位于北京市朝陽區CBD核心區的“中國尊”項目為例,目前幾個月承擔的財務成本已超7000萬元。如果到2018年底,每個月要承擔的財務成本將達到1億元。
盡管這樣,但是他還是很看重BIM對未來全生命周期建造完以后的回報。在他看來,更大的回報是后90年~95年(以建筑100年壽命為例),因為那時的運營維護成本大大降低了,要算綜合成本。
我們發現目前萬達、萬科、碧桂園等知名房企紛紛成立了自己的BIM公司(機構),不過在探索階段的居多。
頂層設計待考
值得慶幸的是,BIM除了得到業主方的逐步認可外,在國家層面也迎來了頂層設計。
近期,為貫徹《關于印發2011-2015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的通知》(建質[2011]67號)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建市[2014]92號)的有關工作部署,住建部正式發布了《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中引發熱議的是其提出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末,以下新立項項目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集成應用BIM的項目比率達到90%: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報綠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綠色生態示范小區。
“BIM應用要在以后很好的市場條件下推,以需求為導向,如業主做這個事,能帶來什么價值,得到什么好處,而不是規定你做,最后變成不得不做,假裝來做,這樣都不能對BIM起到積極作用,做不好還會適得其反。”中信和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能鈞表示。
作為全程采用BIM的“中國尊”項目設計聯合體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總建筑師邵韋平也坦言,做BIM是被逼出來的,BIM是解決高難度和復雜建筑問題的抓手,在當下波瀾壯闊的局勢下,他認為近五年,BIM的發展將從混亂走向理性,但也不能完全理想化。一個要看到BIM的價值,充分利用BIM來解決問題,既不能神化,也反對妖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