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榜單中的建筑都是因業主要求而拆除的。如果要列出所有已毀建筑的話,那么榜單上的第1、2、4名都將是911事件中被毀的世貿中心的三座塔樓。

10. 薩沃伊廣場酒店(Savoy-Plaza Hotel), 美國紐約
高度: 446 英尺(約136米), 33 層
竣工時間: 1930
拆除時間: 1964 – 為建造通用汽車大樓(the General Motors Building)。
在電視劇《廣告狂人》的第二季第一集中,Don 和 Betty Draper 在1962年的薩沃伊廣場酒店中飲酒慶祝情人節,展現了大樓拆除兩年前的場景。


9. 阿德莫爾廣場(Ardmore Park)三座塔樓, 新加坡
高度: 449 英尺(約137米), 36 層
竣工時間: 1978
拆除時間: 2009 – 為進行新公寓開發。
阿德莫爾廣場具有三座標志性的塔樓,一模一樣長,共享一模一樣的無趣設計。

8. 軒尼詩中心(Hennessy Centre), 中國香港
高度: 458 英尺(約140米), 41 層
竣工時間: 1983
拆除時間: 2008 – 因為業主想擴建場地上一座商場。
這座無聊的全混凝土建筑只存在了短短的25年。可能是因為它真的太無趣了。

7. 赤坂王子大酒店(Grand Prince Hotel Akasaka), 日本東京
高度: 463 英尺(約141米), 39 層
竣工時間: 1982
拆除時間: 2013 – 根據紐約時代雜志的解釋,這座建筑是日本房地產界異常的犧牲品。“高地價、易變的設計標準和其他因素共同導致了房屋拆除的風潮。”
東京赤坂王子大酒店的拆除獨特的一點在與它既沒有用破碎球也沒用炸藥。一臺起重機慢慢向外拆除了所有的梁和內部的混凝土板,一點一點一層一層。因此,對于所有有耐心花費一周欣賞這一過程的人來說,大樓就這么慢慢消失了。幸運的是,大家不用實地觀看這一枯燥的過程。一部紀錄片記載了整個拆除的過程。重要的是,它還是加速播放的。點擊這里。

6. 麗思卡爾頓酒店(The Ritz-Carlton), 中國香港
高度: 465 英尺(約142米), 31 層
竣工時間: 1993
拆除時間: 2009 – 為了建造更能賺錢的辦公建筑,因為這座建筑位于香港最具價值的商業用地上。
這座建筑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人滿為患,但是在6年之后的SARS爆發時入住率不到百分之三。

5. 城市投資大樓(City Investing Building), 美國紐約
高度: 487 英尺(約148米), 33 層
竣工時間: 1908
拆除時間: 1968 – 為建造自由廣場(One Liberty Plaza)。
城市投資大樓是一系列建筑群,包括勝家大樓(the Singer Building),哈德遜中心(the Hudson Terminal)和公平大樓(the Equitable Building),它們是20世紀早期世界上最高的之一,成為了當時拍攝紐約天際線的照片中常見的場景。


4. 子午線廣場(One Meridian Plaza), 美國費城
高度: 492 英尺(約150米), 38 層
竣工時間: 1972
拆除時間: 1999 – 因為1991年時22層曾引發了嚴重火災帶來隱患。
在發生火災的8年之后,子午線大樓已經空置,影響了費城的商業區。因為在賠償和拆除問題上的爭議,業主和保險公司還鬧上了法庭。

3. 德意志銀行大樓(Deutsche Bank), 美國紐約
高度: 517 英尺(約158米), 39 層
竣工時間: 1974
拆除時間: 2011 – 德意志銀行大樓在911事件中遭到了飛濺的碎片的破壞,最終被拆除以建造世貿中心五號樓(Five World Trade Center)。
這座建筑由 Shreve, Lamb 和 Harmon 建筑公司建造,和帝國大廈是同一家建筑公司。

2. 莫里森酒店(Morrison Hotel), 美國芝加哥
高度: 526 英尺(約160米), 45 層
竣工時間: 1925
拆除時間: 1965 – 為建造第一國家銀行大樓 (現在的 Chase 塔樓)。
莫里森酒店是除了紐約之外全球第一座40層以上的建筑。


1. 勝家大樓(Singer Building), 美國紐約
高度: 612 英尺(約189米), 47 層
竣工時間: 1908
拆除時間: 1968 – 為建造自由廣場(One Liberty Plaza)。
在非常短暫的一段時間中,勝家大樓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但是在1909年就被大都會人壽大樓(the Metropolitan Life Tower)超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