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nèi)容由[中國幕墻網(wǎng)]編輯部整理發(fā)布:
BIG建筑師事務所是一所位于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國際化知名事務所,這里集結(jié)了許多優(yōu)秀的設計師,在他們手上也誕生過不少經(jīng)典的作品,其中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上丹麥館以及深圳能源大廈都是由BIG設計。BIG的強大在于對于功能和技術(shù)上的創(chuàng)新性以及最終建成作品的合理性,即使你去掉BIG的一切,只看他的最終作品,仍然都是不錯的作品。中國幕墻網(wǎng)www.gdjiasi.com小編認為這是一個建筑師的底線,這表示BIG在什么風格上這一點,很清醒的沒有玩過火,就此一點,BIG獲得廣泛贊譽也是理所當然的,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工程正是由BIG打造的住宅作品,非常之令人驚艷。

浮于水面的Sluishuis

層層階梯種滿綠值
這個名叫Sluishuis的住宅項目是BIG的新品,坐落于荷蘭阿姆斯特丹高密度城市與開闊原野的交匯處,整個建筑完全漂浮于水面上,BIG將環(huán)繞基地的大尺度路橋基礎(chǔ)設施與小尺度的住宅街區(qū)創(chuàng)造出一個充滿矛盾與對立的城市空間。建筑師以歐洲傳統(tǒng)庭院式建筑為原型,稍作改動,讓這個浮于水面的建筑隨著人們觀看角度的變化而呈現(xiàn)出不同面貌,從而激活了城市空間。在指向IJ湖的一側(cè),方形的建筑體量被削去了一角,讓建筑內(nèi)部庭院得以與開闊的水面相連,同時也將明亮的自然光線引入了內(nèi)部的公寓空間。而在與懸空體量相對、靠近住宅街區(qū)的一角,建筑空間如疊水般層層跌落,形成了自然與城市不同空間尺度之間的流暢過渡與銜接。

建筑凹凸不平的外皮獨特具有新意
S
建筑懸挑,讓船只可以經(jīng)此進入庭院
建筑就如同一座漂浮在湖面上的城市街區(qū),滿足著人們?nèi)粘I畹乃行枨蟆T谂c城市相接的一側(cè),層層跌落的建筑似乎在邀請著人們拾階而上,俯瞰這座水上街區(qū)的全景,也因為這個設計使得整個建筑外立面非常獨特,凹凸不平的外皮打破了傳統(tǒng)光滑的玻璃幕墻表面,取而代之的是每層的空中花園形成的天然“植物幕墻”,這使得建筑立即生動活躍,而向著湖面的一側(cè),建筑懸挑,形成了一個拱門般的空間,讓船只可以經(jīng)此進入庭院,停泊在內(nèi)部的碼頭處。港口中有建筑,建筑中有港口,這是非常合理化和奇思妙想的設計。

階梯塑造了一個立體的社區(qū)環(huán)境
而在外側(cè),延綿的水上步道環(huán)繞建筑、深入湖面,串聯(lián)起如群島般飄浮在水面上的游艇碼頭、帆船學校、水上花園等公共空間。面向公眾開放的階梯順著跌落的屋頂臺地延綿而上,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俯瞰 IJ湖開闊水面的最佳視角。這道階梯不僅將吸引著游客與附近居民來此探訪,同時塑造了一個立體的社區(qū)環(huán)境,為居住在不同樓層間的居民創(chuàng)造了一個認識彼此的機會,然而說到這個,小編真心覺得中國人太缺乏溝通,很多時候你連自己的鄰居都不認識,我們本土的設計師應該會比較少的去考慮這方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地方。
浮于水面的公共空間
而隨著人們的移動,Sluishuis的面貌也不斷發(fā)生著改變。或如同船弓般倒映著下方的粼粼水光,或如垂直綠色空間般邀請著到訪的客人與之互動,或如一個真正與城市相連的街區(qū),無限活力的都市生活讓其居民、鄰里和生活在阿姆斯特丹的所有人都能盡享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