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八年烽火起盧溝,一紙降書出芷江”。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接受《菠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代表百萬侵華日軍的今井武夫一行奉岡村寧次之命,由南京飛抵芷江進行乞降會談,交出了在華兵力部署圖。標志著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偉大勝利,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為了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中國在受降地芷江建立了“受降紀念坊”。1985年,修復后的受降舊址對外開放。
今井武夫于降書上簽字
受降紀念館位于湖南芷江侗族自治縣,1995年湖南省建筑設計院承接了在受降舊址附近擴建、新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的設計。由于受當時條件限制,紀念館結構布局、空間面積與目前高科技陳展設施的要求有差距,提質改造需求在即。
受降紀念館改造前實景圖
提質改造后的受降紀念館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2014年下半年,湖南省委決定對受降紀念館進行提質改造。提質改造后的紀念館總建筑面積1800平米,總陳展面積為1550平方米,總展線260米,于2015年4月18日正式建成并對外開館。值得一提的是,原館建筑設計和改造建筑設計均由湖南省建筑設計院完成,改造設計很好的延續和繼承了原設計風格和理念。
提質改造后的受降紀念館
受降紀念館是一個莊重而嚴肅的建筑項目,在整體設計上必須要符合其本身特點和氣質,首先外形不能過于浮夸,形式不能過于花哨,提質改造后的建筑外皮大面積采用灰色石材幕墻,可以說石材幕墻更是這一類建筑最佳的選擇,灰色莊嚴而沉穩,大面積采用這一色系則彰顯出中華民族之氣魄。
提質改造前的受降紀念館實景圖
紀念館分為兩層,中部為序廳,頂部采用
采光頂設計,自然采光加電動調節
遮陽結合的
玻璃頂,陽光下勝利的標示讓人精神振奮。在北部增設聯系一二層展線交通的樓梯和無障礙電梯,二層局部交通展線擴寬,為場景展示提供條件,同時完善了節能、消防和安防的各項設施。
受降紀念館內部展陳
受降紀念館內部采光頂設計
紀念館陳展設計由中南國際會展公司完成,陳列主題為《勝利的見證》,以抗戰勝利芷江受降為主線,以弘揚中華民族偉大抗戰精神為靈魂,分“正義的勝利”、“歷史選擇芷江受降”、“芷江受降”、“全國各地受降”、“彪炳青史的受降城”5個部分。陳列館新采用科技手段,通過場景復原、歷史的畫面、歷史的影像等全面客觀反映芷江受降歷史,充分展示了芷江受降在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偉大勝利中的特殊歷史地位。
提質改造前受降紀念館實景圖
提質改造后的紀念館為游客更好地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拓展了新的空間,也為當地旅游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景點。懷化市和芷江縣將以此為新起點,把紀念館建設成為湖南研究、傳播抗戰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平臺,建設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