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全國大部分地區霧霾天持續不斷,霧霾的嚴重程度使各地紛紛采取史上最嚴厲措施。一方面是霧霾確實嚴重,另一方面,說明人們的認識水平提高了。從國家層面上,環境保護的力度和強度都空前加大。我們是要持續的高速經濟增長,還是要有質量的可持續發展?顯然,我們應該選擇后者。這幾年我國有計劃的調控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年初以來,工業企業各月利潤均保持增長,改變了2015年利潤下降局面,從產業鏈看,利潤大幅回升的行業集中于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詞條“冶煉”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中上游行業。可以說2016年中國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供給側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經濟增長積極性因素增多,但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和風險仍然存在。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完全解決,2017年經濟增長仍有下行壓力。應抓住經濟緩中趨穩的時機,化解經濟中潛藏的風險,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積極因素增多。和我們行業密切相關的房地產投資回升對穩增長具有積極作用。
2016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繼推出了一系列鼓勵房地產消費的政策,房地產市場通過銷售增長帶動房價上漲,進而推動房地產投資、開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增加,對穩投資產生了積極作用。這其中一是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3.5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4.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4.5%。11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9億平方米,比去年12月底減少275.8萬平方米。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0.25萬億元,同比增長37.5%,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39.3%。二是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3萬億元,同比增長6.5%,比上年同期加快5.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4.8%。房屋新開工面積15.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7.6%,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10.5億平方米,增長7.9%。三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9億平方米,同比下降4.3%;土地成交價款7777億元,增長21.4%。四是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2.9萬億元,同比增長15.0%。五是1-11月累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0979億元,同比增長19.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29780億元,同比增長12.6%,扭轉了2015年大幅負增長的局面。六是2016年前三季度房地產業對GDP的貢獻率達到8.02%,拉動GDP增長0.5個點,建筑業拉動GDP增長0.4個點。
我們鋁(詞條“鋁”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門窗(詞條“門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行業身在其中,有所感受。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我們還是要緊緊抓住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的機遇,順勢而上,謀求發展。在成就綠色建筑(詞條“綠色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過程中成就自己。縱觀我國建筑的現狀,無論在建造、使用還是在拆除的過程中,能耗都很大。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已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據住建部科技司推算: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我國建筑耗能比例最終還將上升至35%左右,如此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軟肋。從另一方面看。這恰恰給我們行業提供了施展本領的舞臺。
據2015年《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中國民用建筑綜合面積為545億平方米,其中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我國目前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積仍高達16億平方米,超過所有發達國家年建成建筑面積的總和。以如此建設速度,預計到2020年,全國高耗能建筑面積將達到700億平方米。如果再不注重建筑節能設計(詞條“建筑節能設計”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改變建造方式,加強“四節一環保”的綠色建筑的使用,將直接加劇能源危機。
我國《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中也明確指出:“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加快建立促進建筑工業化的設計、施工、部品生產等環節的標準體系,推動結構件(詞條“結構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部品、部件的標準化,豐富標準件的種類,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換性。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建筑體系,加快發展建設工程的預制和裝配技術,提高建筑工業化技術集成水平。”
鋁門窗幕墻行業作為建筑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快其工業化的步伐,實現其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不僅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具有長遠的社會意義。
在建筑領域,我國門窗每年有五億平方米的產量,它的產值超過了兩千億元人民幣;幕墻每年有八千到九千萬平方米的產量,產值超過一千億元。就產業化程度而言,幕墻相對比較高,大型建筑和公共建筑,特別是超高層,單元式幕墻使用率80%,一般幕墻安裝方式無法實現。而門窗作為一種工業化產品,工業化的生產、加工、安裝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建筑門窗(詞條“建筑門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工業化的定義就是采用現代工業的生產和管理手段替代傳統的、分散式手工業的生產方式,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目的。其特征在于以門窗幕墻系統的設計標準化為前提、工廠生產集約化為手段、現場施工裝配化與標準化為核心、組織管理科學化為保證。在建筑門窗幕墻系統化、標準化和信息化的基礎上,實現建筑門窗幕墻的工業化,進而達到產品化的目標,是建筑門窗幕墻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1、門窗企業的工業化發展
在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大環境下,門窗需要設計系統化、標準化;生產精細化、工藝化;施工機械化,裝配化,這樣的發展模式對于門窗企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門窗企業要注意工藝標準化、設備標準化使產品性能更加穩定并且得到提高。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標準規格的門窗產品整樘出廠。對于建筑標準規格外的門窗采用標準附框或專用附框進行安裝。附框內口的寬、高構造尺寸應與門窗洞口標志尺寸一致,在洞口裝修階段或裝修完成后采用標準的方法進行整體安裝,從而最大程度的解決標準化與多元化之間的矛盾,使門窗產品更有適合于建筑工業化發展。
在生產過程中,建立智能化工廠。將大批量標準化產品生產與柔性定制化生產相結合。滿足后工業化時代不同層次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
2、幕墻企業的工業化發展
應對建筑工業化,幕墻企業要從設計、生產、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尋求發展與突破。從設計開始,BIM(詞條“BIM”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作為建筑信息模型技術,貫穿于幕墻工程始終,通過參數模型整合各種項目的相關信息,在項目策劃、運行和維護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進行共享和傳遞,在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和縮短工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設計與產品生產中注重研發,推廣單元式幕墻的應用,提高產品標準化程度,使部件、附件的通用性和可置換性得以提高。同時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注重預制建筑節點的延性和防水等關鍵技術研發,提升施工管理的水平。從而達到各環節整體發展,提升我國新型建筑工業化進行的速度。
3、注重系統研究和專門人才的培養
創新是生命。人才是關鍵。未來科技的主體是企業,企業要加大科技投入,鋁門窗幕墻行業要高度重視對研究的投入和研究機構的支持,主動和高等院校、設計、研究機構等采取多方位、多層次的聯合,以問題為導向,建立“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機制。財政科技經費也應支持行業的科研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造等工作。同時要高度關注人才的培養,我們既要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也要培養管理經營人才,同時不能忽視具有“工匠精神”的產業工人的培養。
4、建立標準化體系的同時調和標準化與多元化之間的矛盾
一方面我國目前建筑行業標準的監管存在缺失,制定的標準體系尚未出臺行業強制性準則,產業鏈中很多環節并未實際按照標準執行。而標準體系的建立是實現建筑產品的大批量、社會化、商品化生產的前提,也是大幅降低工業化成本的必要條件。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講,標準化體系的建立能夠極大地推動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因此在未來制訂工業化建筑全過程、主要產業鏈的標準體系尤為重要;而建筑的標準化、模塊化設計技術體系與通用化接口技術研發也是鋁門窗幕墻行業發展的必然需求。就目前情況看,我們和世界各國發展相比,領跑的不多,跟跑的不少,齊跑的也還需要花氣力,稍不留神就會落后為跟跑。
另一方面,目前標準化體系設計方面還處于設計定型、構件統一、規格少且強調標準化與通用化階段,而現在消費者需求的是個性化,多元化的產品。在今后標準的設定中應更多的注重靈活性以及解決標準領域的制約瓶頸問題,促進行業快速發展。
5、注意門窗幕墻知識的普及和宣傳
目前,社會上普遍缺少對門窗體系的認知,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少的人對門窗的了解還停留在遮風擋雨的階段,對門窗氣密、水密、保溫(詞條“保溫”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隔熱的要求知之甚少。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現代門窗,正確選擇門窗,正確使用門窗。使人們生活的更舒適,能源的消耗更合理。
總之,人類社會發展要走可持續之路,建筑業發展要走綠色化之路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和必然選擇。新型建筑工業化就是建筑業綠色發展的首選之路,她為門窗幕墻企業帶來了無限的發展空間,產品的創新,技術的進步,綠色的要求,社會的期待,百姓的渴望,都是企業的機遇,只有善抓機遇,順應大勢,走在前列的企業才能成為舞臺中央真正的主角。
參考文獻:
[1]陳文玲,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及2017年預期和建議,《中國流通經濟》,2016年12月,第30卷第12期;
[2]郝際平,踏著時代的腳步再創輝煌—紀念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成立35周年,《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