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由于近幾年頻繁出現幕墻玻璃脫落(詞條“脫落”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所帶來的安全隱患,關于建筑幕墻的安全構造設計問題,近年來多次被住建部的文件設定為重點的關注對象。而據行業專家實勘現場和案例分析發現,絕大多數的玻璃脫離都是因為“開啟窗”設計標準、安裝施工的問題所造成。其實早在住建部沒有發出正式文件之前,在建筑幕墻行業也一直在強調“建筑幕墻在設計與施工的整個過程中”,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但一直以來還是有許多項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造成已經竣工的項目仍然存在著安全隱患,且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

今天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就與大家一道,分析一下關于幕墻開啟扇標準規范和施工要求方面的注意事項。
與幕墻及外窗開啟相關的如下:
1、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4.1.5 幕墻開啟窗的設置,應滿足使用功能和立面效果要求,并應啟閉方便,避免設置在梁、柱、隔墻等位置。開啟扇的開啟角度不宜大于30度,開啟距離不宜大于300mm”。
2、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4.2.8外窗的可開啟面積不應小于窗面積的30%;透明幕墻(詞條“透明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應具有可開啟部分或通風換氣裝置。”
3、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 2001年版):“8.2.2.4 需要排煙的房間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面積的2%。”
4、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7.2.2采用直接自然通風的空間,其通風開口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1 生活、工作的房間的通風開口有效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地板面積的1/20;”

上述規范,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理解如下:
1、玻璃幕墻規范并沒有對開窗面積的要求做量化要求,只是為保證開啟扇的安全性能而做了部分限制。
2、節能規范對開窗的面積做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對于此條文,我有幾點疑問:
a、外窗的可開啟面積是否就是指可開啟窗的面積,還是指開啟窗開啟后的有效通風面積,從字面上理解,我認為是前面一種,但是不同的開啟方式,如平開、推拉、上懸、內倒等等形式的有效通風面積是不一樣的;
b、如果是單樘的鋁合金窗,那么30%可以很好的理解為鋁合金(詞條“鋁合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窗的開啟部分和整樘鋁合金(詞條“合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窗的比值,如果是玻璃幕墻的話,是否就可以理解為單個開間內,開啟扇的面積和采光區透明玻璃幕墻面積的比值呢?30%可不小。
c、其實,我覺得民用建筑房間的自然通風要求應該和房間的地面面積、房間的功能和房間所屬的地區有關系,不管是開啟窗和窗的比值,還是開啟扇和采光區透明玻璃的面積比值,都不能準確的反應該房間的自然通風需求。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一個很大的辦公室,300平米的特氣派的那種,外墻是鋁板幕墻,只開了一個1mX1m的窗,并且是全開啟的,那它的開啟面積達到了100%,但是通風效果呢?所以,我覺得開啟窗的面積應該和房間面積比,“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的描述應該比較準確。
3、此條規范,它的適用范圍是“除建筑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及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和合用前室”,所以平常的辦公用房間等應該可以不用考慮自然排煙的方式,故可以不遵循2%的要求(而且,個人覺得普通的通風用開啟窗不適用于自然排煙窗,因為排煙窗最好設置在房間的上方,而且自然排煙受室外氣流影響比較大,弄不好會幫倒忙)
4、這條規范,我覺得是真正限定幕墻或窗的開啟面積最小值的條文,而且使用的是“通風開口的有效面積”,那么不同的開啟方式都需折算出它的通風有效面積。而小弟最大的疑惑之處就是“開啟窗的通風有效面積該如何計算呢”?鋁合金平開窗、推拉窗的開啟有效面積個人認為應該可以達到其開啟窗面積的大小,而幕墻上懸窗、內倒窗,包括平推窗的有效面積該如果確定?上懸外開窗是不是就是兩側的三角形面積+底側的矩形面積?如果按此算法,根據玻璃幕墻規范30度和300mm的限制,普通上懸外開的玻璃幕墻要達到“房間地板面積的1/20的有效通風面積”,那需要的開啟窗面積就很大。
一般情況下是按“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 2001年版)8.2.2.4 需要排煙的房間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面積的2%“這個問題我曾經和設計院的設計人員溝通過,他們說按這個要求去計算幕墻的開窗尺寸和數量,而開窗面積是指開窗后兩側的三角形面積+底側的矩形面積,并不是我們幕墻窗的洞口尺寸,這個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
建筑幕墻開啟扇的安全構造設計一定要注意以下三條原則:
1、開啟扇的玻璃不要再設計飛邊的構造(玻璃的邊長大于鋁合金窗扇料的邊長);
2、開啟扇的玻璃四周最好都設計封邊的安全構造措施(至少要有滿足規范要求的開啟扇下部托板);
3、開啟扇面積或高寬比例由于近幾年建筑師設計的規格逐步增大,開啟扇的開啟方式最好采用掛鉤構造(掛鉤要設置房脫落及防滑位移構造)。

幕墻小常識
1、玻璃墊塊一般設置兩個,位于玻璃端部1/4處,塊長不小于100mm;側面承受玻璃自重的同樣需要設置玻璃墊塊。
2、與主體結構連接的轉接件要考慮3個方向可調節。
3、不同金屬間連接必須加絕緣墊(詞條“絕緣墊”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片。
4、密封膠的厚度與寬度之比一般為1:2,其厚度不能小于3.5mm。
5、螺栓要有彈性墊或其他防松措施。
6、中空玻璃合中空的聚硫密封膠只能用于明框玻璃幕墻。
7、夾膠玻璃和鍍膜玻璃的膠縫,一定不能用酸性的密封膠。用酸性膠的話,膠片會發黃,膜面會被腐蝕。
8、保護膜與鍍膜玻璃的鍍膜面接觸時,一般在一個月內撕保護膜。
9、后置埋件上的鋼墊片,厚度一般應大于3mm,至少應焊兩邊,主要是因為埋件一般打的是長
孔,鋼墊片的作用是防止埋件移位。鋁立柱與埋件間的連接鋼角碼上的鋼墊片也是一樣。
10、螺桿的超出部分應小于螺母的厚度。
11、百葉的設計應設計成可整體拆卸的,方便空調等設備(詞條“設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安裝。
12、現場施工時,玻璃墊塊不應采用木塊,特別是座式全玻幕墻,因為如果膠縫漏水會導致木塊膨脹使玻璃自爆。
13、對于LOW-E玻璃,南方地區,膜面放在2#面;北方地區,放在3#面。 14、角焊縫的焊接高度一般不大于較薄桿件壁厚,不低于壁厚的0.7倍
15、焊條的選用應和被連接金屬材質適應.E43對應Q235,E50對應Q345.Q235與Q345連接時,應該選擇低強度的E43,而不是E50. 焊接設計中不得任意加大焊縫. 焊縫的重心應盡量與被連接構件重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