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GB/T 13477.15-2017《經過熱、透過玻璃的人工光源和水曝露后粘結性的測定》于2018年4月1日實施,規定了密封材料經過熱、透過玻璃的人工光源和水曝露后粘結性的測定方法。
GB/T 13477.15-2017與GB/T 13477.15-2002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1、采標一致性程度:
本部分的2002年版制定時,對應的國際標準為ISO 11431:1993。雖然起草過程中參考了ISO/FDIS 11431:2002,但由于當時該稿尚未發布正式版本,只能將采標一致性程度定為非等效采用(NEQ)。因此這次修訂將本部分與ISO 11431的一致性程度由非等效(NEQ)修改為修改(MOD)。
2、試驗器具方面:
(1) 在隔離墊塊中,刪除條文的注,以與2005版的相關ISO方法標準中對隔離墊塊的表述一致。
(2) 將拉力試驗機的拉伸(詞條“拉伸”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速度修改為“(5.5±0.7)mm/min”,以與 ISO 11431:2002一致,適應各質檢機構及企業測試手段進步的現狀。
(3)將定位墊塊的表述修改為“使試件保持相當于原寬度60%或100%的拉伸狀態(對應的寬度為19.2 mm、24 mm),或雙方商定的其他寬度”,并刪除表1,以與2005版的相關ISO方法標準中對定位墊塊的表述一致。
3、試件處理方面:
(1)增加“通則”條,以消除懸置段,與ISO 111431:2002一致。
(2)在B法中,將程序b)和d)的溫度條件修改為(23±2)℃,增加“B法處理后的試件在測試之前,應于標準試驗條件下放置至少24h”,以與 ISO 11431:2002一致。
4、試驗步驟方面:
(1)增加“曝露條件”條和“通則”條,以與 ISO 11431:2002一致。
(2)在拉伸試驗中,將拉伸速度修改為“(5.5±0.7)mm/min”。在拉伸寬度中增加“或雙方商定的其他寬度”,以與 ISO 11431:2002一致。
5、試驗報告方面:
增加了“試驗室的名稱和試驗日期”、“樣品的化學類別和顏色”,以與ISO 11431:2002一致。

密封膠開裂實例
綜上所述,本標準2017版相比與2002版,技術變化較多,修改了標準范圍,強調了本標準適用性,適用于測定經過熱、透過玻璃的人工光源和水曝露后密封材料粘結性能的變化。本標準2017版的修改提高了與 ISO 11431:2002標準的一致性,在采標一致性程度方面更進一步,并提高了GB/T13477系列標準的一致性,同時結合國情,保證了我國現行建筑密封材料標準間的協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