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建筑表皮——被喻為城市的顏值擔當,傳遞著萬物之美丨近年來成為了建筑設計的熱門領域,在眾多創新大賽和國際競賽中,表皮設計更是成為建筑方案的閃光點,作為建筑師的創意核心,它既是建筑的華麗“外衣”,更是建筑的功能“皮膚”……

以“未來·家園”為主題的“2021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在張家灣設計小鎮未來設計園區盛大舉辦。

未來·家園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
一座城市的審美變革,往往從一座座建筑表皮開始……9月28日“雙年展”期間,由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幕墻分會與中國建筑學會科技培訓中心聯合主辦,廣東堅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平鋁業有限公司、天津北玻玻璃工業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協辦,以“衍”表皮進化“生”建筑未來為主題的沙龍活動精彩呈現。

來自北京與全國的建筑表皮相關產業鏈的企業家、高管,上游房地產及建筑業的高層,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企業負責人,設計院所與幕墻顧問咨詢行業等相關精英,共同參與本次沙龍會議。

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作為唯一特邀媒體,全程報道本次論壇盛會。
英海特集團執行董事及創始合伙人邵長健博士,擔任本場沙龍主持人。

邵博士的主持開篇中為與會嘉賓們分享到:建筑表皮的發展與進化,是從表皮到皮膚的衍生。感知冷暖,能夠為建筑作出調節,在仿生學研究中,建筑不再僅僅是“保溫(詞條“保溫”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箱”,除了被動地保溫,以防止熱量散失,它還應主動地利用太陽能;在冬季,白天要充分吸收陽光,夜晚則要防止熱量散失;在夏季,則要滿足防熱要求。因此在建筑行業中,建筑表皮也被成為人類的第三層“皮膚”。
北京是國家首都,有著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古今交融、壯美有序,城市與建筑的發展與變遷,與時代的印記,濃縮在北京的建筑中。北京更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城市……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副秘書長
鋁門窗幕墻分會會長 董紅 開場致辭
董紅會長在致辭中談到“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已經成為了城市建筑與文化傳承的一張名片,城市既是建筑組成的空間,又是人類交往匯聚之處、文化疊加之所,是社會結構的容器,而建筑外皮則是城市文化、性格和底蘊最直觀的載體。協會高度重視本次沙龍的舉辦,期望能夠起承轉結,將“未來家園”的理念,與“表皮衍生”的思想,更深入的與參會者共同分享,營造建筑表皮技術的頂尖沙龍。

中國建筑學會科技培訓中心 鐘晶晶 校長致辭
鐘校長表示“未來家園”離不開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讓我們不忘初心,攜手共進,緊跟科技浪潮,實現科學設計,聚焦城市發展,構建宜居家園,用建筑營造美好生活。期待沙龍為建筑師、設計師提供多樣化學習交流的平臺,搭建起學術溝通的橋梁。

“衍”——建筑表皮的現狀和趨勢
探索建筑之源 締造未來家園
建筑表皮設計古已有之,無論是什么樣的材質,不管是何種造型,建筑表皮總是能用它的韻律,傳遞給人們美的享受。像是一首歌,隨著音符高低起伏的跳躍,漸漸的感染,令我們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最初的建筑表皮只是起到外圍護作用,而當代一些建筑理論認為,從仿生學的角度來看,建筑表皮應該和真正的人的皮膚一樣,除了保護作用外,一樣可以呼吸,可以根據外界環境自動變化,以適應變化的外部環境。
隨著技術和材料的發展使表皮的形式更加自由,后現代更加強調建筑自身的價值和個性,反對千篇一律的表皮形式,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建筑表皮進化趨勢。

郭毅 北京泰康集團設計管理部高級副總經理
發表《吉尼斯紀錄最大的玻璃窗誕生記》演講
超大玻璃幕墻在外立面的應用,增加了建筑整體的通透性,為建筑師設計創造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也為用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
郭總的分享中談到 2021年8月6日,經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由北玻股份天津玻璃公司生產的泰康集團大廈首層,近17米超高全玻璃幕墻,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單塊面積最大的“玻璃窗”,單塊面積達到50.869平米,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同時希望這項紀錄能不斷地被中國同行刷新,體現中國制造和中國設計的不斷進步!

唐鎮宸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大器建筑設計工作室 資深建筑師
發表《材料表現力與表皮美學創新 》演講
唐總的演講中力求通過現有材料的不同建構手法和建造手段,體現建筑表皮的美學創新。唐總通過分享大器建筑設計工作室近年來大大小小的設計項目,大到呼和浩特的“昭君博物館”和武漢的“東西湖文化中心”,小到“門口小賣部”的外立面改造等項目,表達了工作室對材料的研究和探索方向和發展趨勢!

董曉玉 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建筑師
發表《國家速滑館科技冬奧“復雜曲面幕墻及柔性屋面”》演講
董總演講中分享到,國家速滑館創新性地選擇大跨索網屋面結構和復雜曲面幕墻體系,針對復雜曲面幕墻和屋面圍護結構的工藝和節能關鍵技術問題,首創了一種新型單元式柔性金屬屋面體系,解決了與索網結構配套使用的圍護系統技術難題,填補了裝配式模塊化屋面系統的空白,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同時,借助視覺無缺陷、安全零自爆、創新無止境——“北玻”超級玻璃的應用,在綠色建筑節材、節能等領域,也取得創新性的成果。

郭志義 郵品設計師
發表《北京2022年冬奧會——競賽場館郵票設計隨想》
2022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郵票“珍藏冊”,分別收錄了國家速滑館、首鋼大跳臺、國家游泳中心、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囊括重要比賽項目的場館,并以本屆冬奧會發布核心圖形作為郵票整體背景。郭總表示“珍藏冊”希望能帶給了大家類似電影背景音樂版的感受,代入畫面情景,更好地突出場館主角形象,用白色曲線和運動人形融合其中,將建筑設計與冬奧會文化完美重現。

張忠 北京北辰會展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發表《面具的背后“包裹”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演講
不同的包裹,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語言!張總演講的內容是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一座地標(詞條“地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建筑,建筑外表皮獨特的造型創意,類似群鳥,被人們稱為“鳥窗”。建筑上直下曲的屋面形成優雅的線條,造型舒展大氣、周正沉穩,立面簡潔而又富有變化。

楊海波 邁進外墻建筑設計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協理董事
發表《青島海天中心高空玻璃觀景房》演講
楊總的演講內容來自于青島的網紅打卡地,在331米高處的高空玻璃觀景房,與北玻聯合營造的一個全透明盒子,能夠真正體驗360度山海城景觀,平流霧之上感受天地遨游。最出彩的是“可變色調光玻璃”的應用,不需要窗簾即實現建筑的自動調光。

“生”——堅朗、和平、北玻等材料品牌
以五金(詞條“五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型材、玻璃之實,構筑幕墻之經絡
在建筑表皮的衍生發展中,在誕生建筑皮膚的過程中,一個穩固而具有強適應性的建筑皮膚,將會成為建筑圍護最主要的設計與實現方向,從而在高樓林立的大都市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彰顯其獨特的美感。
在達成“雙碳”目標的過程中,建筑表皮的要求與功能正在不斷提高,不僅只是單純的節能與環保,而是需要從最基礎的型材、玻璃、五金等材料合理運用與配合,從而實現“皮膚”的保護、再生、呼吸與進化,就像那些能在資源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并茁壯成長的植物一樣,高質量發展才是長久之計。
在達成“雙碳”目標的過程中,建筑表皮的要求與功能正在不斷提高,不僅只是單純的節能與環保,而是需要從最基礎的型材、玻璃、五金等材料的合理運用與配合,從而實現“皮膚”的保護、再生、呼吸與進化……就像那些能在資源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并茁壯成長的“生物”一樣,只有不斷改變認知,從“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學會賦新、連接和跨界,才能衍生與進化。

任俊超 廣東堅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副總監
發表《用多種表達,衍生建筑表皮》演講
任總在建筑表皮的外圍護支撐結構應用方面有著深入的研究,特別是拉索在幕墻領域的應用,“堅朗”在不銹鋼拉索、拉桿的防腐性能、防火性能和延展性方面均有良好的性能和表現,滿足了風動幕墻、風鈴幕墻等新奇建筑外表皮中的應用,承擔起建筑表皮的升級與進化。同時,“堅朗”設計團隊在保證建筑結構整體的穩定性與可靠性(詞條“可靠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前提下,制定出抗滑移性能和抗扭轉穩定性等力學性能的解決方案。
專業創造價值,投機沒有未來!任總還介紹了“堅朗”系列拉索產品的特性,并結合眾多的大型公共建筑,及商業建筑案例應用,分析了“堅朗”設計與研發團隊,在各類不同外表皮造型中,是如何完美的實現建筑師與使用者相關需求的。

靳云雁 北京和平鋁業有限公司副總裁
發表《助力“雙碳”,“鋁”創精彩》演講
全產業鏈新智造,一站式配套服務!靳總的演講圍繞著助力“雙碳”目標,加速鋁型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轉型步伐,多措并舉助力提前實現“碳中和 碳達峰”為主題。
和平鋁業通過推動技術創新、加強工藝控制,降低能耗物耗,改善用能結構,全面提升再生鋁發展,承接需求結構轉化等一系列措施,充分實現綠色生產環境及實現雙碳達標目標舉措。同時,結合產品創新,緊抓鋁合金(詞條“鋁合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產品的新市場、新熱點,緊跟我國鋁產業結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實現企業價值,服務行業,“鋁”創精彩輝煌的明天。

“衍”表皮進化“生”建筑未來
精彩紛呈 感恩遇見……
從建筑幕墻行業從業者與見證者的眼中,用不同觀點,以開放的態度和多元化的視角,豐富的內容與層次,呈現出的一場城市、建筑、科技和藝術的頂級沙龍。
參會嘉賓們對沙龍的舉辦,給予了高度評價!紛紛表示以“未來·家園”——“衍”表皮進化“生”建筑未來為主題的本場活動,是在特定時代、特定地域、特定范圍內舉辦,且將來無法模仿與復制的多元化生態沙龍,是一場答疑解惑,醍醐灌頂的沙龍會議,產業鏈上的專家學者們暢所欲言,將自己與城市、建筑的理解,將職業的感悟共同分享、求實·探索·創新,可謂是受益良多。
2021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建黨百年,是起承之時,“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沙龍,以會議、現場,從不同的主題深度詮釋了“未來家園”的主題,講述了城市與建筑的話題,從建筑表皮到建筑皮膚,不僅僅是技術與認知的升華,更是從理念、市場到應用、產品的全面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