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洛陽,因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一代女皇武曌建立武周政權之地,古稱“神都“,因此這里除了“牡丹甲天下”以外,更留下無數的傳奇故事與不解之密!今天的洛陽現代,開放、包容,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接下來將為您介紹洛陽“一館三中心”規劃中的核心項目——洛陽市文化中心。

2021年8月19日,洛陽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設計及施工(EPC)總承包發布中標公告,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與中鐵十五局集團城市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洛陽市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
項目含洛陽市文化中心(洛陽大劇院、音樂廳)、白塔湖及周邊景觀,包括1500座的大劇院、1000座的音樂廳、700座的會議中心,以及部分文化、管理保障、公共劇務用房,人防工程、地下停車場、地面廣場等相關配套設施等。

鳥瞰效果圖
“漢唐氣象、盛世殿堂”:設計借鑒唐代大木作中斗拱層疊、飛檐起翹,檐牙高啄的木構形象,「飛重檐以切霞,炯素壁以留日」,整體造型在水平向上展開,仿佛延伸至水天盡頭。屋檐曲線雖平緩,卻如鯤鵬臨臺,有振翅欲飛之「力」,展現出大拙至美的境界,格調高邁,整齊而不顯呆板,華美而不顯纖巧。

低點效果圖
設計借鑒漢代建筑的高臺,并試圖以現代材料與手法加以闡釋。建筑臨水一側的高臺臺階,以曲線漸變形(詞條“變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成了鮮明的虛實、輕重對比,讓建筑更加舒展于水面。臺階也為人們提供理想的親水觀景平臺,層層臺階跌級入水的觀演席,為大型露臺集會提供了適宜的演出場地,市民可在此欣賞獨具洛陽特色的水上劇場。

建筑構成分析
中原文化崇尚禮制,方圓規矩,為尋求建筑與新城周圍環境適宜的空間關系,設計以新城中軸線為空間軸,大劇院與白塔的連線為時間軸,以兩軸交匯處白塔為圓心劃出半徑300米的圓弧做為劇院的臨水界面。以水為弦,以史為臺,奏出流轉時空、穿梭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樂章,并沿圍繞時空交點打造都會心的文旅流線。

夜景鳥瞰效果圖
建筑與水:洛陽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建筑的整體形態仿佛張開的雙臂與水面緊緊環抱,呼應了洛陽城、洛陽人與水密不可分的聯系,寓意中原文化“兼容眾善、合而成體”的包容性。建筑中軸,引流泉入室外灰空間,建筑與水相互滲透,互為陰陽。并于中部公共空間設計形如龍門石窟佛龕的取框景,與隔水相望的白塔互為對景,增加了空間意趣,并凸顯了洛陽天下之中,鼎立中原的重要歷史角色。

總平面概念圖
大幕拉開:建筑中部向兩側伸展的半透明幕墻,如同舞臺大幕緩緩拉開,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洛陽市民,及各方來賓來此領略獨具洛陽特色的文化藝術氛圍,北立面音樂廳的入口廣場面向伊河景觀帶開放,處理成為一個可供室外演出的表演場所,以吸納沿河參觀人流,共同打造城市舞臺。

中庭效果圖
白塔:設計以天堂明堂建筑形式為基礎,通過“天圓地方”螺旋上升的現代手法呈現,成為文化港灣及新城中軸上融匯古今、眺望未來的時空交點。白塔將對市民完全開放,通過內部的螺旋坡道連接各層觀景平臺。

白塔效果圖
位于洛陽市伊濱經開區中軸帶內,開元大道以南、白塔路以北、中央公園區域內;白塔路南側地塊景觀位于洛陽市伊濱經開區中軸帶內,白塔路以南、立雪路以北、文化東街以西、文化西街以東,中央公園區域內。

區位分析
項目總占地面積432293.33㎡,約合648.44畝,其中大劇院、音樂廳總用地面積共計117991㎡,約合177畝;白塔及白塔湖及周邊景觀綠化占地面積207339.11㎡,約合311畝;白塔路南側地塊景觀用地面積為106963.22㎡,合約160.44畝。

沿湖空間效果圖

晨景低點效果圖
作為洛陽市補短板、強功能,全面發力伊濱板塊的重大工程,項目已于2020年5月開工建設,預計2022年12月底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