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歷經九個月磋商,烏魯木齊機場終以'天山'為名重生,這座橫跨四國的地理符號,正鑲嵌在T4航站樓的絲帶造型中……
2025年4月17日新航站樓即將投運,4800萬年旅客吞吐量的4F級樞紐將架起歐亞橋梁,雪山與大漠交織的設計語言,讓每塊幕墻玻璃、金屬屋面都倒映著絲綢之路的榮光。"

近日,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了解到: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批復,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更名為“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
這一更名標志著新疆航空事業邁入新階段,也象征著烏魯木齊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城市的進一步崛起。

▲ 一架客機飛抵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 ©新疆日報 蔡增樂 攝
這座以“天山”命名的機場,承載著新疆人民的期待,也預示著新疆在航空領域,乃至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將迎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新航站樓由中建八局、中建三局、中建新疆建工等多家單位聯合承建,并以華東院的設計方案“天山”和“絲路”為核心靈感,交給浙江亞廈、中建深裝、陜西天浩實施幕墻施工,最終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融入建筑語言。

▲ 鳥瞰視角效果 ©華東院
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以天山雪峰為脊、絲路脈絡為魂,航站樓屋面采用綿延起伏的輪廓,模擬天山山脈的層疊雪峰與沙漠的流動曲線。
而建筑的外立面,則是通過金屬蜂窩鋁板與玻璃幕墻的組合,形成絲帶般的靈動效果,呼應古代絲綢之路的商貿脈絡。

設計團隊將本土自然元素融入建筑細節:石材肌理模仿戈壁地貌,照明系統模擬雪山光影,使旅客直觀感受新疆風貌。
塔臺的設計尤為獨特,其造型靈感源于新疆雪蓮花,高99.9米的“小蠻腰”形態搭配銀白色外觀,頂部12片花瓣造型由1752塊玻璃拼合,既象征地域特色,又通過360度全景指揮室實現高效航空調度。

▲ 夜景鳥瞰效果圖 ©華東院
新航站樓的設計理念別具一格,以“天山”為設計主題,巧妙融入新疆獨特的雪山與大漠景觀元素。
同時,受“絲路”啟發的設計靈感,使得屋面呈現出如絲帶般飄動的視覺效果,整體輪廓宛如新疆壯麗山河與絲綢之路文化的完美結合。每一處精心設計的細節,都深深烙印著新疆的地域特色。
更名歷程
從“地窩堡”到“天山”
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的更名并非一蹴而就,將機場更名為“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將更好地體現新疆的地理特色和文化底蘊。
“天山”作為新疆的象征,貫穿全境,橫跨四國,是新疆獨特地理風貌的集中體現。以“天山”命名機場,不僅提升了機場的辨識度,也讓這座機場成為展示新疆魅力的一扇重要窗口。

▲ 2024年7月23日官方公告截圖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
然而,根據《民用機場名稱管理辦法》,機場名稱一般不以著名的自然地理實體命名,除非該實體的范圍不超出機場所在地行政區劃。
由于“天山”山脈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這一更名提議起初并未獲得民航局的認可。

天山山脈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全長約2500千米。新疆天山指中國境內的東天山,長約1760千米,占天山總長度的三分之二以上,橫亙新疆全境。
經過長達九個月的溝通與協調,新疆機場集團與相關部門共同努力,最終在2025年3月獲得民航局的正式批復。
改擴建工程
邁向“三跑道運行”時代
與更名同步進行的,是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的改擴建工程。這一工程自啟動以來,便備受關注。
2025年3月,機場擴建工程主體部分全面啟用,標志著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正式步入“三跑道運行”時代。

▲ T4航站樓效果圖 ©華東院
T4航站樓和北飛行區的一組F類近距跑道全面啟用,而T1-3航站樓則進行關閉或改造。
據新疆機場集團4月發布: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T1、T2、T3航站樓因改造維護升級于2025年4月17日零時起暫停使用。屆時,新建的北區航站樓同步投入試運行,所有國內、國際及港澳臺地區航班轉至北區航站樓運營。
其中,T1航站樓可能不再重新開放為旅客航站樓,而南飛行區將繼續保障貨運航班,南部貨運區和南跑道暫時不會關閉。

▲ T4航站樓效果圖 ©華東院
改擴建工程完成后,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的航站樓面積增至50萬平方米,飛行區指標升至4F,民航站坪增至198個,跑道數量增至3條,設計容量變更為3500萬人次、55萬噸,正式步入大型機場行列。
未來,機場還將進一步提升保障能力,近期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8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55萬噸,遠期將達到6300萬人次和75萬噸的保障能力。

▲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T4航站樓效果圖 ©華東院
設計理念
融合“天山”與“絲路”文化
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的新航站樓設計,充分融合了新疆的自然景觀與文化特色。在建筑內部空間處理上,采用大跨度鋼結構支撐,頂部由9層復合屋面體系構成,安裝工序多達18道,兼顧功能性與視覺開闊感。
項目整體以“天山”為主題,航站樓的設計凸顯了新疆雪山、大漠特有的壯麗景觀;以“絲路”為靈感,形成了絲帶飄飄的靈動效果。

▲ 航站樓效果圖 ©華東院
屋面整體呈現出綿延起伏的輪廓,將新疆的壯麗山河與悠久的絲綢之路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濃郁的地域特色,讓旅客在踏入機場的那一刻,便能感受到新疆的獨特魅力。

預計近期,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將能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8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55萬噸的需求,而遠期更是將達到6300萬人次和75萬噸的保障能力。
幕墻助力城市地標——工程投運后,其效益將逐步顯現!這一重大變化將使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成為連接中西亞、歐亞大陸的重要國際航空樞紐,從而進一步深化新疆與國內外各地區的交流與合作。無論是在推動貿易、促進旅游業繁榮,還是在提升新疆的國際知名度方面,該機場的投運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