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學院建筑技術科學系教授朱穎心
【朱穎心】我是清華大學學院建筑技術科學系的教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有四個系,栗老師屬于建筑系的,我們是建筑技術科學系的,建筑技術科學系的主任是江義(音)院士。我以后希望這個聯盟可以跟江院士有更多的聯系,從他那里得到一些指導性的意見。
我是建筑技術科學系下面的研究所的所長。在綠色標準的制定方面我們所參與了,2001年和中國商會制定了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標準,然后2003年科技部的科技奧運十大科技之一評估體系,北京市公共建筑節能評估,北京市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評審標準,現在和國家環保局共同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標準,叫做生態住宅的環境標志產品標準。我昨天在上海為寶山一個項目進行評審,我們中國實際上的綠色評估體系應該是綠色奧運評估體系,我們在很長的時間里研究了國內外的評估體系,包括美國的,日本的。我們在整個結構上是最先進的東西,北京
綠色建筑標準以及現在做的生態住宅的環境標志產品標準里面我們都采用了這個體系。包括北京市的綠色建筑節能的評審標準里面很多的指標都采用了綠色奧運標準里面的指標。
剛才栗老師說了清華的超低能耗示范樓,這個是我們十五攻關課題的一個項目之一。建筑節能我是這樣看的,我不知道在座的只公共建筑節能還是住宅節能,昨天的頒獎基本是針對住宅的,我想有些問題不管是住宅還是公共建筑都有需要考慮的問題。公共建筑的面積大概是住宅的十分之一,但是它的能耗卻是住宅的十倍,所以大家基本都是半分天下。
為什么我們現在的節能沒有做好,這里有幾個問題。一個問題就是各個方面合作不到位,包括投資者,也就是房地產商。房地產商的設計者可能跟建筑節能的最大關系就是建筑,還有設備工程師,也就是搞暖通空調的,還有施工單位,還有建筑部品的成品綁架,最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維護管理人員。國外的很多好的建筑維護管理人員想節能都是大學生,而我們很多都是工人。還有一個合作是很重要的,就是研究者。研究者在這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后面也會談到。
第一件事情我覺得我們得有標準,什么叫做節能建筑或者是綠色建筑,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一些概念被操作濫了。建筑節能從86年國家發布節能標準已經出來了,但是這么多年沒有人真正做節能,但是還有不少人說自己是節能。當時主要的概念就是墻體
保溫就是節能,在廣州就強調保溫,比如說夏熱東冷地區的建筑節能標準是拿DOE2進行模擬,但是設定的模擬模式夏天室內是26度,冬季是18度,24小時空調,換氣次數一次。這種情況下模擬說誰要達到節能就夠了。上海地區按照這個來講它是空調能耗每平米每年是25度電,
采暖是31度電,不說采暖,空調是25度電,100平米的房子就需要2500度電。剛才龍教授講了,調研過上海地區的住宅,就說全年平均的戶用電是2400多度,這里不光空調,包括冬天的采暖,照明、家用電器,空調在里面只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我們的標準這樣定的話,那么所有的建筑都是節能建筑,這個有很大的問題。綠色建筑已經很亂了,什么樣的都有,標準也是非常的定性,沒有公認定量的東西。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