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館新館的建筑位置位于北京市西直
門外大街138號,總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是一個大型綜合性天文館。工程建筑設計由美國王弄極建筑師事物所和中國航天建筑設計研究院聯合承擔完成;
玻璃幕墻設計和施工由深圳市三鑫特種
玻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完成。(圖1)

圖1 北京天文館新館北立面
建筑物由五層
鋼筋混泥土結構、鋼
結構玻璃幕墻及
采光頂、馬鞍形玻璃通道和四個各具象征意義的玻璃旋體組合而成。在四個玻璃旋體內部分別布置多功能廳、動感影劇院、天文觀測臺等功能建筑。在建筑物中部設置了一個由異形玻璃拼接的馬鞍形玻璃通道貫穿整個建筑,將北立面的玻璃幕墻和南立面的
石材幕墻連接。其建筑創意新穎、造型別致、層次分明,用玻璃與
鋼結構的有機結合體現了過去與未來、藝術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本工程為北京市六十項重點工程之一。
在本工程玻璃幕墻和玻璃旋體的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建筑師的原創意圖和精神,力求用最先進的加工手段和最精確的工藝技術將建筑設計意圖完美的表現出來,使整個建筑成為一個精湛的藝術品。
玻璃工程分成三個主要部分:北立面幕墻以及采光頂、馬鞍形玻璃通道、四個空間鋼結構玻璃旋體。無論從設計和施工的技術難度都超乎想象。
1、北立面玻璃幕墻和采光頂
北立面玻璃幕墻由于
建筑節能要求,玻璃采用8mm(鋼化)+12A(
中空) +8mmLow—e(鋼化)玻璃,玻璃基本分割尺寸3000mmXl000mm。幕墻按橫明豎隱構造。同以往幕墻結構系統不同,橫向由T
型鋼龍骨支托,既作為外視橫線條也作為
玻璃面板的水平
支承結構。在建筑物北立面幕墻與東、西立面幕墻的銜接過渡處是由兩段不同半
徑的弧面銜接過渡,避免通常情況下的直角銜接;在幕墻的西側局部為球型玻璃表面,而球面與
平面銜接處為平滑過渡的空間三維
曲面,設計、加工及安裝難度均為國內幕墻業所不多見。整個建筑物線條流暢合理,與周圍建筑物益顯和諧。(圖2)

圖2 北立面局部圖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