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建筑平面布置不利于外圍護結構。該建筑平面圖呈現內凹,對正對風口的幕墻圍護
結構設計是極不利的,除非設計計算時就已充分考慮到諸多的不利因素,否則在計算大面正負壓作用時,僅按規范中的大面取為1.0是不合適的,而應適當提高。
C、由于建筑施工最早,該幕墻無完善的設計計算書(當時國內尚無規范可言)。現場實際采用了普通玻璃,其破壞主要表現為正風壓作用下玻璃的
彎曲破壞,其主要原因是玻璃本身的強度不足。
總體而言,未經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嚴格設計計算選用強度不足的材料是此明框幕墻破壞的主要原因。
3、某隱框幕墻破壞原因分析
某高層建筑的玻璃幕墻,建筑高度為102m,標準層層高為3.3m,板塊分格尺寸為 1600mmX1190mm ,采用6mm厚鋼化玻璃。在去年的“云娜”臺風中,該幕墻工程發生個別板塊脫落現象,在此次“卡努”臺風中,發現部分板塊脫落,部分板塊破壞。經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A、設計計算時所選用的基本參數正確。但在結構膠寬度計算時,未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風
荷載設計值進行結構膠寬度計算,而是采用了風荷截
標準值進行計算,兩者相差1.4的
分項系數,最終導致結構膠寬度也相差1.4倍;在玻璃強度計算時未按照規范要求選用最大
荷載組合進行最大強度計算,導致最大玻璃
應力值相差1.4倍。
B、該項目用于固定副框的采用了自攻釘,且自攻釘間隔普遍過大,是造成板塊整塊脫落的主要原因。在規范中,對用于主要部位的連接如果采用
螺紋連接,則需保證型材厚度大于
螺釘的公稱直徑。在該項目中根本無法滿足此要求。
C、玻璃采用了6mm的鋼化玻璃,采用風荷載標準值計算玻璃強度時,玻璃最大應力為79Mpa(
基本風壓取0.75 KN/m2),富裕系數不大,但實際風荷載要遠遠超過設計值,這也是造成板塊破壞的原因之一。設計計算的失誤是造成此玻璃幕墻破壞的主要原因。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34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