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貫徹《公共
建筑節能標準》入手,簡要介紹了既達標、又通透的新型
節能幕墻——
真空玻璃幕墻。
關鍵詞:杜瓦瓶、新型節能幕墻、
真空玻璃幕墻。
(一)引言:
1.1玻璃幕墻的爭論:
《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公布相同步,建筑界對玻璃幕墻節能的爭論不斷升溫,雖然雙方同時對“節能”表示認同,但兩者的看法、觀點并不在相同的語境中。關于玻璃幕墻節能的爭論,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思維的差異或者說沖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節能、建筑節能、幕墻節能”的兩種思維,引人注目和思考。執行《標準》是否就不能發展玻璃幕墻?如何正確的理解和執行《標準》,是建筑界和
建筑幕墻行業急切的實際問題。汪光燾部長在《建設節約型社會必須抓好建筑“四節”》一文中指出:“立足現有工作基礎.借鑒國際經驗,深入研究思考建筑“四節”問題,用新的理念研究思考。我們要開闊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城鄉統籌和循環經濟的理念來研究思考。”遵循汪部長的論述,來正確的理解和執行《標準》,可以或者應該這樣認為:《
公共建筑節能標準》的發布對建筑界和建筑幕墻行業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標準》促進改善現有玻璃幕墻;《標準》要求健康發展
節能玻璃幕墻;《標準》呼喚開發新型節能玻璃幕墻。
1.2借鑒國際經驗,從國外玻璃幕墻的發展的歷史來看:
玻璃幕墻的發展的歷史就也是爭論、改進、發展的歷史。玻璃幕墻的大量發展,恰恰表明其確實能夠滿足城市發展的某種需求。甚至可以說,開放透明的玻璃幕墻是為城市而生。虛的透明外立面,實的不透明墻。千百年來,建筑師們就在這“虛”“實”對比中作文章,只是透明外立面日漸增大。從這個角度,建筑師柯布西埃說:“建筑的歷史就是為光線而斗爭的歷史,就是為虛的透明外立面而斗爭的歷史”。 玻璃幕墻的
熱工性能在國外爭論也很激烈,從某種意義來講:玻璃幕墻的歷史就是在爭論中、不斷改進熱工性能而不斷發展的歷史:,在1919—1922年間,建筑師米斯提出了
全玻璃幕墻的
高層建筑方案。他認為玻璃幕墻起反射作用,沒有陰影,可以得出最簡潔的造型;同時,它映現出周圍景色,可以得到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這個玻璃幕墻的設想,成為他的名言“少即是多”的最貼切的注腳。 米斯的方案,完全是從造型藝術的角度提出的,在當時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如采用當時僅有
傳熱系數為6.3W/m2.K的玻璃來做大型的全透明玻璃幕墻建筑,冬冷與夏熱將是難以承受的負擔,然而,米斯還是念念不忘要用全玻璃幕墻來創造出新建筑形式。他熱情為美國拉達斯第的女醫生設計一幢全玻璃幕墻的“范斯思”住宅,這雖然遠不是他設想的,那樣大型的全玻璃幕墻摩天樓,但畢竟是按照他的藝術構思,造出一幢住人的“水晶宮”,不幸的“水晶宮”的女主人,被生活的不便與嚴寒酷暑折磨所激怒,對米斯提出了控告。米斯是把建筑藝術看得重于一切的人,這個打擊并沒有減弱他創作全玻璃幕墻的熱情。1955年,他又為伊利諾工學院設計了面積更大的玻璃幕墻的建筑專業教室,片面強調建筑藝術而忽視建筑功能再一次受到了實踐的遣責。米斯孜孜不倦的追求,終于在1958與約翰遜合作,設計了38層玻璃幕墻的紐約西格拉姆大廈。這棟大廈采用了50年代的新產品-染色玻璃,(染色玻璃是在玻璃中加進不同的礦物原料,而呈現出藍灰色、古銅色、藍綠色、琥珀色。)染色玻璃幕墻與透明玻璃的幕墻相比,在夏季可以避免陽光的曝曬,節約制冷費,還可避免惱人的
眩光。西格拉姆大廈的染色玻璃幕墻,雖然還沒有達到米斯所設想的高反射全玻璃幕墻的境地,但它新穎的造型與較為適用的功能,避免陽光的曝曬,節約制冷費,還可避免惱人的眩光,使西格拉姆成為當時頗負盛名的建筑。1971年建成的60層高的波士頓漢考克大廈的
鍍膜玻璃幕墻,是由貝聿銘事務所設計的一幢完全體現了米斯的設想的玻璃幕墻摩天大樓。它以極簡潔的造型,極純凈地反映周圍景色而轟動了整個美洲和歐洲。
波士頓漢考克大廈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