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調整達到索
內力基本平衡,中部
節點空間定位尺寸基本到位后進行第二級張拉(施加到最終預應力值的80%)。順序與第一次張拉一致。張拉全部到位后按各節點總定位尺寸將索的鎖緊機構和玻璃連接機構調整到位并進行初期鎖緊和初期
固定,持24小時后檢查各邊部節點和中部節點以及邊緣支承結構。
當確定各節點和邊部支承結構無異常情況后,進行第三級張拉(拉到最終預應力值)之后進行尺寸精度測量調整(消除橫、豎索的相互干擾)鎖緊各節點的連接機構。待76小時后再進行一次尺寸復合采用高精度的索內力測定儀對索
內應力進行檢測,確認內力均衡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安裝工序。
(2)在施加預應力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A、施工時預應力的確定要按施工過程中的氣溫變化調整預應力,設計人員要給施工人員提供合攏溫度與預應力值對照表確保索內應力在溫度變化過程中的均衡狀態和安全性。
B、在節點定位時應考慮到鋼索的長度是隨著拉應力的增力面伸長,不論是在一端施加預應力還是在兩端同時施加預應力都要按索的
彈性模量E和索的
金屬有效面積A計算出伸長量來保證節點定位的準確度,減少調整量.
C、張拉
設備的拉力傳感器和索內應力測定儀在使用前應進行標定,保證測出應力指標的
可靠性。
D、在施加預應力的過程中要同時觀查邊部支承結構的變形情況和
穩定性,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
3.4現場配重檢測與玻璃安裝
1、配重檢測在預應力施加后,玻璃安裝之前應取一個單元對索網結構進行配重檢測,用配重的方法類似在玻璃安裝后玻璃的自重對索網結構的影響,確保玻璃安裝后節點尺寸和變形在設計允許的范圍內。
(1)配重物盡可能的安裝在玻璃重力線上,配重的重量應為玻璃重力荷載的1.2倍。
G配重=G玻璃×1.1
(2)配重應逐級進行,當配重全部施加結束24小時后,對節點位置進行尺寸精度測量,配重的節點位移量不應大于2mm,同時對索內力進行檢測,并詳細記錄各節點的索內應力情況,和邊緣節點的變形量,并在配重物卸載后測量變形復位情況。確保在設計允許范圍內。
2、在配重檢測結束后方可進行玻璃安裝,玻璃安裝和
打膠處理可按常規的
點支式玻璃幕墻安裝方案進行,為減少由于玻璃自重對豎向索內應力影響宜采取由下向上的安裝順序。
參考文獻
1、《
懸索結構設計》沈世釗 徐崇寶 趙臣
2、《索結構玻璃幕墻用鋼索
桁架的設計與質量控制》
王德勤
3、《預應力索網結構點駁接玻璃
采光頂施工》 王德勤 姚裕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