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2月1日,在全球金融風暴的籠罩之下,波茲南氣候會談(COP14)在世界上節能減排最為堅決的歐盟地區召開。此前的10月14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呼吁歐盟領導人在面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堅持履行他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也許,對這個呼吁的另一種解讀是: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已面臨全球性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
那么,在全球金融風暴的襲擊下,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下的減排承諾能否實現?能否維持2012年后的減排目標?除此之外,許多國家更關注的是:發達國家提供的氣候變化發展援助資金會否縮水?
中國也一直在努力節能減排,制定了至“十一五”末節能減排20%的目標。現在,全球性金融風暴對我國的影響已日漸顯現。國家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促進經濟穩定發展,已提高了3700多項產品的出口退稅,同時取消了部分高耗能產品,如一些鋼鐵產品的出口關稅。此時再提節能減排是否另有意義?中國企業節能減排效果究竟如何?政府又該出臺何種政策來促進節能減排工作?
日前,由廈
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第二屆金融產業促進節能減排研討會”上,一些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對此進行了闡述。
金融風暴打擊節能積極性?
林伯強:全球金融危機會使能源消費下降,同時也可能使能源效率下降。沒有金融危機,節能減排很困難;金融危機之下,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更為困難。
減排是國際共識,但是,目前國際上所有的減排承諾卻基本上都是長期的,這是一個無奈的現實。中國目前最主要的任務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促進經濟發展。前不久,中國對一系列產品提高了出口退稅率,其中就包括了高耗能的產品。因此,影響是肯定的,只是希望金融危機早些過去。
溫剛: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恢復和維持經濟基本面,是各國及全球的現實首要需求。當前的經濟困難會使各國政府承受來自許多部門的壓力,在政策的制定上更加謹慎和保守。另一方面,氣候變化問題是威脅各國及全球發展的長期性根本問題,應對金融危機和應對氣候變化不能分別對待,甚至成為一對矛盾,而應從兩者行動的時間尺度和相互聯系上,找到協同應對出路。
林張新:金融危機的襲擊使得許多企業都投資謹慎,特別是在節能減排上的積極性有所降低。據我所知,化工、焦化、鋼鐵等行業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現在許多企業都處境不妙。目前的銷售受到的影響還不是很大,因為合同都滿了,但接下來的影響肯定會顯現,因為新合同的需求肯定會下降。
關新:近期,全球金融風暴和經濟下滑已先后波及各行各業。
太陽能、風能受到的直接沖擊就是:財政補貼的降低以及融資枯竭。但這是短期的,因為能源危機依然存在,氣候變暖仍然嚴峻,環境污染還在惡化。清潔技術行業對VC(風險投資)的吸引力絲毫沒有減少。2008年上半年,VC投資清潔技術行業總額已經超過22億美元,較2007年同期增長了40%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最近的全球投資信心調查顯示,超過30%的受訪VC表示會在2009年加大對清潔技術行業的投資,并有近半數VC表示有計劃在未來的5年內增加或開始對清潔技術行業的投資。而10年前這一數據僅為3%。
而“奧巴馬效應”將加快各國在經濟放緩時,將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作為新的經濟及就業增長點來對待。同時,石油及其他能源的價格回落將平衡清潔技術行業在“供與需”方面的平衡,使減排追上
新能源的步伐。
尹德川:越是金融危機,越應提節能減排。企業在金融風暴的襲擊下,需要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而節能可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如果企業想度過金融危機,實施節能減排很重要。
誰更應該擔負起責任
林伯強:波茲南氣候會談注定不會是一個有什么結果的會議。一是因為全球各國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上;二是盡管波茲南會議作為“巴厘島路線圖”談判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關鍵
節點,對明年年底各方能否在丹麥哥本哈根達成新的全球氣候變化協議相當重要,但其主要任務還是為明年作準備,為各方提供溝通、協調的平臺;三是沒有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參加,所以其效果難以樂觀。雖然波茲南氣候大會目前來看難以取得人們所預想的結果,但節能降耗的工作并不能因此停止,還得繼續進行下去。
目前,國際金融危機有繼續惡化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各國政府把主要的資金和精力用來應付金融危機,恐怕難以拿出更多的資金來支持發展國家的節能減排工作。要使全球減排有意義,發展中國家必須參與,盡量控制增量。但是,減排需要投入。發達國家除了經濟和技術實力,從歷史和公平的角度,也應當承擔更多的減排責任。除了自己減排,也應當從資金和技術上幫助發展中國家減排,這也符合“誰污染,誰治理”的環境原則。但是,發達國家不一定同意。如美國的政策態度是“我做,你也必須做”。如果這種“我做,你也必須做”的態度是來自于人們對環境價值的肯定,那是一個錯誤。環境價值與人均收入高度相關。因此,要求人均GDP 2000多美元的中國人和人均GDP 4萬美元的美國人以同樣的價值觀來看待能源環境問題是不現實的。
溫剛:沿巴厘路線圖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波茲南氣候大會是個過渡性的會議,因為《京都議定書》明確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COP15上制定出2012年后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制度
框架。這注定波茲南氣候大會不會有什么結果可以令人期待,更何況現在全球各國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度過金融危機。
尹德川:發達國家必須支持發展中國家。如果不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排污問題就沒辦法解決,污染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中國,未到承諾減排時?
林伯強: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國內煤炭價格下跌幅度也相當大,這減緩了企業在能源成本方面的壓力,也使得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有所降低,所以節能效果也比能源價格高漲時打了不少折扣。
但并不能因為金融危機,我們就不提節能了,因為這是長期與短期的矛盾,戰略與戰術的問題。中國能源有兩個擔憂:一是需求量巨大。中國將面臨能源稀缺和環境污染問題,煤炭的進口量會對國際煤炭市場的價格造成大的波動。二是中國能源和環境的國際化問題。煤炭消費造成的二
氧化碳排放問題也會使中國的環境問題國際化。
對比發達國家的發展進程,中國目前還處于能源高需求階段。目前,中國GDP占世界總量的6%左右,而
鋼材消費量大約占世界總量的30%,水泥消耗大約占世界總量的54%。中國經濟增長推動城市化進程,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鋼鐵,這些都只能在國內生產,對高耗能產業的需求是
剛性的。而目前的國際貿易分工使中國的產業結構很難改變,粗放型、高耗能生產仍是產品出口的主要形式。這都注定了我國需要大量的能源,也將成為今后的巨大壓力,所以節能減排勢在必行。
溫剛:中國不可能過早承諾減排義務,應堅持“節約能源、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效”的能源政策,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方面潛力很大,尤其是在采用先進技術方面。這是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政策選擇。
李青春:在我個人看來,中國對于節能減排工作始終抱著一種加大投入、持之以恒的態度。這一態度也直接反映到了微觀的企業生活中。以江西銅業為例,“企業的生存空間在于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廢物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等觀念已深入江西銅業企業文化建設中。為做好節能減排工作,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江西銅業不斷加大環保投入,目前已累計投資8.36億元,建成大型廢水處理站5座,各類廢水處理裝置74套,廢氣處理裝置35套,固體廢棄物處理及綜合利用裝置6套等,形成資源節約型產業群發展模式。
不過,金融危機的影響也顯而易見。如江西銅業的節能減排產品硫酸,已由此前的每噸1600元,跌至目前的80多元/噸,這嚴重打擊了節能減排工作的信心。作為能源消耗、環境保護重點企業,江西銅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更是任重道遠。
金融如何促進節能減排
溫剛:各級政府機構應進一步完善產業政策、財稅政策、信貸政策和投資政策,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形成有利于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體制機制,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的財政投入。完善有利于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依法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李青春:一方面,企業要轉變觀念。另一方面,國家應該完善配套政策,運用市場機制,達到節能減排效果。實踐表明,運用市場機制,利用經濟手段,能最有效地做到節能減排,積極穩妥地推進煤、油、氣、電、水等資源性產品的價格改革,運用價格杠桿引導企業節能減排。通過價格機制的作用,將能源與環境的成本內化到企業的生產決策中去,將節能減排與企業經濟效益緊密結合起來,引導企業自覺地實施節能減排行動。
此外,國家應加快制定和完善鼓勵節能減排的
稅收政策,考慮對按國家要求批準的循環經濟產品免征增值稅、印花稅和所得稅等。嚴格貫徹執行已有的稅收減免政策,對企業積極開展資源節約、廢棄物循環利用的,應制定優惠政策予以扶持;通過運用財稅政策,調節和影響市場主體的行為,建立自覺節約和保護環境的有效機制。
從技術經濟的角度來說,企業對污染最經濟的處理方式,是把污染轉嫁出去,讓全社會來承擔污染成本。而實施清潔生產,是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通常要投入一定的資金添置
設備、改進工藝,企業往往因此知難而退。因此,金融系統要從強化金融機構在環保和節能減排方面的社會責任意識,運用金融市場杠桿鼓勵和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把循環經濟、金融創新放在一個有機的系統內,探討能夠提高環境質量、轉移環境風險、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以市場為基礎的環境金融創新方式。
林張新:我們從國外進口一套節能減排產品,僅關稅和增值稅就要四五千萬元。對企業來說,是個巨大的負擔。希望政府出臺更實用,更具操作性的節能減排政策,如在節能減排產品的增值稅和進口關稅方面實行優惠政策。此外,對節能產品,也要在稅收上給予優惠,才能更好地扶助企業實施節能減排。
尹德川:如果說,中國在改革開放30年中用于經濟發展的總投資是“X”,那么,為了達到適宜居住的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之目的,要重新恢復藍天、白云和凈水,總投資可能會是“2X”。專家預測,2030年以前,中國建造的新建筑將占全世界新建筑的50%以上。所以,中國應該建立自己的標準來鼓勵開發商開發
綠色建筑,鼓勵用戶搬遷進去,加強并進一步完善“建筑規范”。此外,對于許多節能項目,各級政府必須參與進來,實行80%以上的擔保。這樣,環保資本才更有信心投入到節能環境項目中去,節能減排推動起來也更有效果。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