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經歷了四年多建設的“水立方”,將迎來首次全面檢測。值得740萬沈陽人驕傲的是,在中國建筑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水立方”
膜結構是由沈陽遠大集團100余位工作人員完成的。“我們時刻都牢記著不能給沈陽人丟臉!”1月27日,這件“泡泡裝”的創造者——“水立方”膜結構項目經理于蘭松向記者詮釋了“膜外衣”的深邃所在。
“水立方”施工中,什么環節最難?在施工過程中,沈陽遠大不
斷面對中外眾多媒體的這句追問。于蘭松說,“一個都沒有,所有困難在實驗室中都想像到了。”
為攻克奧運(搜吧)工程技術難點,沈陽遠大與國內的名牌大學、科研人員、有豐富經驗的廠家和設計單位一起共同進行技術攻關,攻克工程技術難題。其中難度最大的聲學實驗,如何模擬人工降雨測試材料
隔音效果成為了該項實驗的一大難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遠大在清華大學建立了一個專
門的聲學實驗室來進行測試,這一實驗在國內來說也尚屬首次。在實驗中,遠大的技術人員查閱了北京的氣象資料天氣情況,技術人員通過流量計控制人工降雨量,通過加壓,模擬人工降雨測試材料的隔音效果。
既然是膜,總給人不結實的感覺。對此,于蘭松表示,ETFE膜具有較好的
抗壓性,雖然厚度類似牛皮紙厚度,不過在安裝完成后,單位面積上都能承擔相當于汽車噸位的重量。同時這種膜材料有自潔功能,即使沾上灰塵,自然降水也足以使之清潔如新。另外,由于ETFE膜具有良好的
透光性,因此能使水立方在白天的照明能耗最高節約50%。
于蘭松透露,雖然膜本身有一定厚度,但如果刻意破壞也會
破裂。但由于氣枕的氣壓是電腦控制,可以隨時進行監測,萬一出現外膜破裂、漏氣的情況,工作人員將在8小時內對破損的外膜修補或更換。于蘭松說:“正常情況下,維護協議都是3年-5年,但我們與場館簽訂的維護協議卻是12年,就是想讓對方徹底放下心來。”
為了能夠確保整個工程進度,遠大工作人員在所有材料運到場館前,先在加工廠按照施工方的要求進行裁剪,根據材料型號、位置進行一一編號。在到達現場后,按照編號安裝到相對應的位置。在安裝完一定區域后,將通過事先安裝在鋼架上的充氣管線對“
氣泡”進行充氣。于蘭松表示,“水立方”材料在國內首次使用,沒有成套的經驗可以借鑒,因此在現場安裝的過程時,施工人員在實踐中摸索,對使用的工具和工藝不斷進行完善。
依靠自主科技創新,遠大在設計施工的過程中接連攻克了立面照明系統、膜吸充氣系統、充氣管道、充氣泵布置等技術難關,順利完成了“水立方”
幕墻工程;并且參與編制出《國家游泳(搜吧)中心膜結構技術及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填補了國內ETFE膜結構應用的空白。
與【奧運企業】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奧運企業”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