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節能省地住宅”這個概念,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又 提出了“節能省地住宅和
公共建筑”,2005年、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增加了環保的概念。2007年國務院 政府工作報告又改為“省地
節能環保型住宅”,這不是簡單的順序變化,應該是意味著住宅產業發展新的內涵。
所以,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的要求,推動
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的 應用,推進住宅標準化、工業化建筑體系和通用部品體系的研究開發,探索住宅建設模式,以國家住宅產 業化基地的先進示范作用推動省地節能環保型住建設,促進住宅建設和消費方式轉變。
大力推廣新型住宅結構體系,
外墻外保溫技術、
太陽能利用技術、雨水收集及中水回用技術、
地源熱泵技術、垃圾生化處理技術、并大力推廣住宅裝修一次到位。
住宅產業化就是以提升產品的品質性能、提升生產效能、提升客戶的價值為目標,通過研究客戶需求、
設計標準化、產品定型,進而工廠化預制、現場裝配的住宅生產方式。住宅產業化以全新的建造理念,帶來一場住宅“新生代的革命”。從住宅建造、家居方案、品質居住等住宅生活各方面賦予住宅全新“生命”,并形成了住宅產業化三大核心指標:標準化、精準化、集成化。
三大住宅產業化領軍企業共同參展
2008年第四屆中國(上海)國際
建筑節能及
新型建材展覽會提倡節能、環保、生態、健康、舒適理念,順應了社會發展要求,順應了國家大力推進的住宅產業化建設趨勢,截至5月已吸引了包括萬科、力諾瑞特、北新集團三大住宅產業化領軍企業參展,他們的聯合參展,不但表明了此次展覽會的高檔次的規格,也為參觀者帶來了新的驚喜和看點。三家企業在住宅產業化建設中各自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為什么說他們是領軍者呢?不妨隨著下邊的文字介紹,先睹為快吧。
萬科:被稱為“優智建屋專家”的萬科將在人居展上探討未來住宅產業發展方向,并將重點具體探討三個話題:工廠化生產、全面家居解決方案,以及生態環保技術。
國外住宅工業化,是從上世紀30年代美國起步,是社會化的標準化來完成的;興起是60年代,發展最好的為地少人多的日本。上世紀末,萬科在不斷的外出學習中,對能加快施工的速度、減少浪費材料、講究回收與環保,特別是內部空間更為人性化的工業化住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日本人的模式。
因而這個被日本人做到極致的住宅工業化,被萬科引進了中國。
萬科2000年的成立的建筑研究中心,2004年開始推動住宅產業化行為,到2007年在上海投放了1500套,預計今年是計劃6000套。萬科正在向營銷制造型、向一個研發技術型轉移,推進了住宅產業化的建設。
萬科目前在東莞設立的“住宅工業化基地”,是國家級的。目前中國由地產商發起的只有兩家,另外一家為南京的棲霞。這兩家的方向有著根本性的不同,萬科要打造的是住宅產業的“硅谷”,而棲霞要做的只是整合產業鏈的資源,偏重于招商。
萬科在東莞設立的試驗基地,已經開發了工業化住宅的第四代實驗樓。2007年11月,集合萬科工業化生產資源的第一個市場化項目——上海新里程,即將接受市場檢驗。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套工業化住宅。從實驗室到市場,萬科里程碑的這一步走了7年。
建設部提出了節能三步法,所謂節能三步法,就是提供的房子減少能源消耗50%到65%(現在中國相當部分還達不到第一步)萬科因社會責任、客戶價值和企業的需求,其住宅產業化的目標是在第三步65%的減少能源消耗的基礎上再提高10%,達到75%,提供的住宅產業化的產品,高于國家的標準、高于行業的標準,成為領跑者。
住宅工業化絕對是未來地產的發展方向。萬科的試驗直接帶來建筑產品質量提高、工期減少、節省資源,而間接的好處則是整個地產上下產業鏈的整合,從而控制成本,最終帶來住宅成本的減少,因而,對還在“單行道”行駛的絕大多數房產企業,未來如何成為產業鏈中一員,應該是萬科執著理想給予的啟示。
利諾瑞特:“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專家
在已頒發的《可再生能源法》中也明確規定:國家鼓勵單位、個人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供熱
采暖和制冷系統、
光伏發電系統等設施,太陽能成為了最佳的替代性能源。在中國大約有3.5億個家庭,若每戶每日供應100升60度熱水的話,全年需要6643億度電,這幾乎是全國全年發電量的一半,折合人民幣4000億元。如果這些家庭全部用上太陽能的話,每年相當于節省4.7個三峽總電站的總負荷。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要求,將太陽能熱利用作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領域。《計劃》提出到2010年,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達到1.5億平方米,替代約2000萬噸標準煤;到2020年,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將達到3億平方米,替代約5000萬噸標準煤,總產值會超過3000億元。
力諾瑞特在對歐洲和中國的國情做了對比后,敏銳的發現了建筑節能這一課題,并義無反顧的將全部研發精力投入到其中。經過分析研究,力諾瑞特的專家們將目光瞄準了屋脊、外墻立面、陽臺等位置,前瞻性地提出了“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概念,并且引進、消化、吸收了德國的分體式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將更適合建筑的產品在市場上迅速推廣開來。
首先力諾瑞特解決了
高層建筑無法安裝太陽能的難題,他們研發的分體式太陽能熱水中心完美的鑲嵌在陽臺外立面、斜屋脊等位置,使太陽能不再是建筑的負擔;第二,避免了太陽能對建筑構造的破壞,解決了
防雷、
防水等安全隱患;第三,太陽能推廣實現了產業化、源頭化,使得業主在安裝太陽能的過程中節省了成本,并保證了質量;第四,由于是工程化、標準化安裝,售后服務體系和物業管理實現了統一,有效的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
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結合,需要有專業的人才梯隊培養,力諾瑞特與山東建筑大學聯合成立了“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方向專業,培養該方向技術人才。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結合,還需要有健全的標準體系,目前太陽能熱水器已經逐漸拿到了建筑體系的準入機制,建筑設計、建設單位也對太陽能熱水器敞開了大
門。在力諾瑞特的鼎力參與下,上海、山東、浙江、深圳等地建立和完善了太陽能與建筑標準圖集,力諾瑞特幫助國家制定了《
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規范》,這也對各地的太陽能發展形成了強勁的拉力。
北新集團:將觸角伸向國際市場
北新
建材先后從德國、瑞典、日本、奧地利、美國等國家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套
設備和技術,建成了
石膏板、
礦棉吸聲板、鋼制板式
散熱器、節能省地型工廠化房屋等
生產線。近年來又通過收購、兼并、控股、參股等方式,吸收國內多家知名企業加入北新建材,現已發展成為新型建材、新型房屋、高
新材料、物流分銷“四位一體”,國內最大的新型建材綜合制造商和系統集成商。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北新建材構筑了完整的產品系列、打造了“龍牌”這一業內領導品牌和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近幾年北新建材又抓住機遇在全國進行產業布局,在環渤海經濟帶、長三角經濟帶、珠三角經濟帶、武漢等華中經濟帶、西南地區成渝經濟帶、沈陽等東北老工業基地建立了生產基地,形成了全國性的產業集團,公司業務經過整合與發展形成了以石膏板為核心的三大業務群:墻體
吊頂業務群——石膏板、
龍骨、礦棉板、金邦板及配套產品構筑的輕質節能墻體吊頂體系;住宅產業業務群——住宅部品系統(
塑鋼門窗、采暖系統、
塑料管道、
涂料、
外墻保溫)、節能省地型工廠化房屋構筑的住宅產業化業務;建材分銷業務群——建材商業連鎖分銷及與此相關的商業地產與投資增值業務。
北新建材具有雄厚的新型建材生產技術和新產品研發能力,設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立了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公司目前是國家級專利試點示范企業和全國專利工作先進單位,已申請專利464項,專利數量位于建材行業第一位。北新建材作為國內新型建材行業的領軍企業,在品牌、質量、技術、規模、效益等方面處于行業龍頭地位。也為北京奧運打上“龍牌”印記。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