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第一個
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問世,玻璃首先以
透光率高在
絕緣體中被成功選用到
太陽能蓋板上,當時具有生產規模的也只有普通的透明玻璃。1982年召開的第16屆IEEE
光電專業會議上,GE(通用電氣公司)提出使用
壓花玻璃,經過進一步將玻璃成份中Fe2O3含量降低到<0.015%來提高
透過率。中國的普通白玻連續
壓延生產線在l965年開始建成投產,在
太陽能電池的帶動下,近十年來除少數普通壓延玻璃生產線改建成
超白壓花玻璃,其他都是新建而成,3.2毫米超白
壓花玻璃的
太陽能透過率也從88%提高到≥91%(
拋光后測試)。
我國年照時數在2000小時以上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2/3,從北緯15°到55°都遍布著太陽光源的照射,年均有效日的太陽照射時間在9小時以上。例如同樣組件采用
可見光透過率89%的普通白玻轉換率在15%,而采用超白壓花玻璃可以提高到18%,雖然玻璃表面反射的光只有7%。目前
晶體硅電池的轉換效率保持世界記錄為
單晶硅(24.7%)和
多晶硅電池(19.8%),如果因玻璃材料的透過率而減少轉化率>1%,根據整個太陽能電廠的全年轉換率所測算的數據可能使組件廠家根本無法接受。
4年前因國內
太陽能光伏玻璃技術門檻和需求量少等問題造成國內
玻璃企業都不愿投資,所以之前都是圣戈班、皮爾金頓、旭硝子、板硝子四家公司基本壟斷市場,造成國內的
光伏(晶體硅)組件廠完全依賴進口的超白壓花玻璃來做蓋板。經過這段期間光伏行業產能的增長和利潤刺激,國內玻璃企業看到
光伏產業的前景,以至于超白壓花玻璃生產線在這兩年蜂擁而上,國內的自主生產得以緩解國內太陽能光伏行業的饑渴。在目前建筑一體化的推廣趨勢下,在晶體硅電池發展的推動下,超白壓花玻璃的市場主流規格將會又一次提升為3.2毫米、4毫米。
目前全球的晶體硅電池市場年需求在109.865萬噸。回望國內已投產以及新建生產線的分布,顯然在沿海城市比較活躍,但是我國太陽能電池的有效應用地區卻是西藏大部分、新疆南部以及青海、甘肅和
內蒙古的西部,在今后以上地區將是減少物流成本而新建線的首選位置。目前中國具備的年生產能力約67.1965萬噸/年(見表1),占全球需要量的60%。預計到2009年底國內的新建線產能增加50.5890萬噸/年(見表2),而2009年后的新建線都大于250噸/日,屆時產能的擴大將遠遠超過國內晶體硅電池的需求量,所以未來外銷和玻璃新技術將是眾多玻璃廠商的競爭點。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