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之一:國家領導人視察沈陽機床
新聞事實:12月12~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到遼寧考察工作。胡錦濤來到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沈陽機床)詳細了解生產經營情況,得知這家企業收購了一家國外
數控機床企業,他十分高興。胡錦濤對該公司董事長關錫友說,“作為我國機床行業的領軍企業,希望你們瞄準更高的目標,掌握更多的關鍵技術,始終保持技術優勢,努力成為國際一流的跨國公司!
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了沈陽機床。在沈陽機床,溫家寶向一線工人詳細詢問了多臺
數控機床的用戶信息,當聽到現場的許多
數控機床都是為美國、德國、法國等工業發達國家用戶制造的情況后,溫家寶贊許地說,“你們是真正走向世界了,這個變化很不容易。”
點評:沈陽機床近年來的變化是中國機床工業突飛猛進發展的一個縮影,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也更進一步凸顯了機床作為國家戰略產業的特殊地位。至于未來行業的走向,借用溫總理的話:“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制造’,而是要進一步發展為‘智造’,即用知識、用頭腦去創新、去創造,這樣才能縮短差距,實現趕超,從‘制造大國’轉變為‘智造大國’!
關鍵詞之二:總線技術聯盟
新聞事實:2月21日,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數控系統現場總線
技術標準聯盟在京成立,聯盟的宗旨是提高中國數控系統的國際競爭力。總線技術是數控系統技術制高點,目前國際上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制定標準成為該聯盟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該聯盟由國內數控系統和現場總線技術領先的5家單位聯合發起,分別是: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沈陽高精數控技術有限公司、廣州數控
設備有限公司和浙江中控電氣技術有限公司。
點評:隨著我國機床工業的迅速崛起,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力量薄弱的問題日益突出,面對強大的國外對手,只有通過企業間合作、集中優勢資源,才可與國外強勢企業抗衡,F場總線技術已經成為我國高檔數控機床向高效、高速發展的瓶頸,通過形成戰略聯盟這一方式,為解決機床行業共性技術研發力量薄弱的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
關鍵詞之三:科技部組織數控機床調研
新聞事實:2月23日,由科技部政策體改司組織、中國工業報社承辦的機床工具行業自主創新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科技部政策體改司司長梅永紅、中國機床工業協會總干事長吳柏林以及眾多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傳遞出的一個重要信息是:鑒于數控機床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力量薄弱、產學研結合流于形式的現狀,有關部委將從產業層面引導行業形成合力,構建國家創新體系。
曹健林在會上指出:“科技部對于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總體設想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兩個轉變’。四個方面:一是16個重大專項,其中就有高檔數控機床;二是用高新技術促進提升傳統產業;三是抓高新技術的產業化,讓關鍵技術在國內形成大的產業;四是抓高新區的發展,比如珠三角和長三角等,使他們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相結合,和各個行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兩個轉變:一是要從抓項目轉向抓能力的提高,關注國家在相關領域和行業中的地位;二是從關注提升企業的能力轉向提升行業的整體創新能力!
點評:我國數控機床產業自主開發能力薄弱,數控機床在開發周期、性能、
可靠性等方面與國外同類產品差距較大。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全方位的,除了專業配套體系尚未建立、裝備水平和加工工藝未能盡如人意之外,關鍵、共性技術的缺失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用技術聯盟的形式解決行業共性技術問題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但是其中也有難點,就是如何解決利益分配問題。
關鍵詞之四:抗震救災
新聞事實: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抗震救災工作急需液壓剪、
混凝土切割機以及鐵釬等工具,但情急之中,這些日常生活中少見的工具搜尋起來并不容易。于是,多家機床企業開始連夜趕制,其勞動
強度和效率超乎想像。
除了地震災區附近連夜趕制救災工具的企業外,其他距離遠的機床企業則組織員工捐款、獻血,向災區人民獻愛心。
點評:“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行業協會的號召下,機床行業在此次抗震救災中團結一致伸出援手,受災企業積極自救,再次體現了機床行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關鍵詞之五:數控機床企業上市
新聞事實:6月12日,華東數控(002248)率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9月5日,法因數控(002270)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成功登陸A股市場。
點評:在規范的資本市場上市,為企業開辟了一個新的直接融資渠道,而且成功上市也對提升公司品牌有積極作用。上市以后,公司必須按照規定,建立一套規范的管理體制和財務體制。
目前機床行業已經有很多的公司開始希望通過上市來擴充資金、提高技術、擴大產能。像大連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德州德隆(集團)機床有限公司、山東魯南機床有限公司等幾家企業都將上市提上了日程,有的企業已經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