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不少企業生產經營受阻,利潤下降,而去年11月剛投產的浙江平湖
玻璃有限公司卻呈現了產銷兩旺的良好勢頭,實現產值4000多萬元,凈利潤比同類企業高出5%。一個新項目靠什么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公司辦公室主任蔣曉明給出的三本“節能賬”解開了記者的疑問:平湖玻璃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降低了單位油耗;在生產一線節約用電提高生產效率;邊角
碎玻璃再利用整合成再生產原料,這些措施使得公司運行3個月來的產品庫存實現了“月月清”。
降單位油耗賬
在浙江平湖玻璃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記者看到了一整套從法國進口原裝的優質
浮法玻璃原片生產
設備。車間技術人員介紹說,這套設備使原料
熔化率提高了5%,優質產品率超過九成。與其他一般設備相比,這套設備經專業調試后,調溫時間延長,空氣
對流減少,原料燒得更透,燒成后雜質更少。不僅如此,公司專業技術人員設計的
保溫涂料,使封閉
保溫的效果更加明顯,相比其他企業生產同類產品每一個重箱的耗油量減少了0.5公斤,如按日生產9000重箱玻璃計算,一天可以省下4500公斤的油。
減生產用電賬
高品質玻璃的生產流程中少不了重油熔化這一環,然而熔燒設備需要大量的電能供應。于是一個競爭細節產生了:誰家的生產耗電最少,轉化成的凈利潤也就多了。“要保增長,盡可能減少用電量是關鍵,節省下來的成本就是實實在在的凈利潤。”蔣曉明說,近日,公司提供給平湖市大華貿易有限公司的一批產品,其成本比就比先前試生產時減少了15%,這當中節電功不可沒。按照現在500噸原料熔化量標準計算,一條
生產線每天可減少用電700瓦,這樣每月電量就減少21千瓦,比一般熔燒用電量減少超過20%。
增廢物再利用賬
在生產玻璃的過程中,時常會剩余一些玻璃邊角廢料,對一般生產廠家而言,由于技術上的原因和投入的性價比問題,往往會選擇丟棄邊角廢料,而浙江平湖玻璃有限公司卻將邊角廢料整合后循環再利用。這種“變廢為寶”的做法雖然需要一次性投入購買設備的資金,但換來的卻是10%至15%的成本減少,再給這些邊角廢料熔化
加熱,熔成原料后利用率便能提高20%至25%,一年下來就可增加10萬重箱,等同于500萬公斤的玻璃,按照5元至8元一個重箱計算,每年可增加利潤50萬元至80萬元。
平湖玻璃在金融危機下迎難而上,投產3個多月創下了較高的利潤,這離不開三本“節能賬”的功勞。在經濟大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內挖潛力提高生產效能,有效拓展利潤空間,不失為企業成長的法寶。平湖玻璃的三本“節能賬”對我市其他一些資源高消耗企業來說,應該是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

轉載時需注明出處:中國幕墻網 www.www.gdjiasi.com |
我要評論 (已有*人參與評論)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