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首都機場T3航站樓有片玻璃的爆邊現象嚴重,使用至今尚未發生“自爆”的破損現象。也就是說,國家標準除了考慮玻璃的強度值,也考慮了玻璃的外觀質量。
3.安裝時產生的應力引起玻璃的破損
玻璃在安裝時,由于建筑物與玻璃的誤差范圍的不同,會引起玻璃扭曲變形,對玻璃產生額外的應力,會引起玻璃破損。由于玻璃墊塊的硬度以及部位、數量的選用不當,也會引起玻璃邊部的應力集中或過大,造成玻璃破損。破損狀態為直線形狀。
4.建筑物的沉降不均,造成玻璃破損
國內某大型幕墻企業曾對一棟建筑幕墻安裝前后進行測量顯示,該建筑物沉降達12mm。完全超過玻璃的許用抗彎強度值,勢必會引起玻璃的破損。下面的照片可以看出點支撐桿件水平方向的變形量,也足以引起玻璃的破損。
5.人為的原因
玻璃在使用狀態下,人們有意無意的對玻璃造成的破損。在對玻璃進行安裝時,主要對玻璃邊部的撬和敲,會無意間造成玻璃的破損。或人們活動時無意對玻璃的沖擊產生的破損。有意時:在制造冰裂玻璃時,人為對玻璃進行的破損現象。或人們對玻璃的主動沖擊破損。
6.天災的原因
臺風,冰雹,沙塵暴等引起玻璃的破損
7.玻璃的“自爆”原因
國家標準《建筑用安全玻璃第二部分:鋼化玻璃》GB 15763. 2 -2005附錄A2對
鋼化玻璃的自爆有比較明確地闡述:由于玻璃中存在微小的硫化鎳結石,在熱處理后一部分結石隨著時間會發生晶態變化,體積增大,在玻璃內部引發微裂紋,從而可能導致鋼化玻璃自爆。常見減少這種自爆的三種辦法:1,使用含較少硫化鎳結石的原片,即使用優質原片。2,避免鋼化應力過大。3,熟浸/引爆/均質。特別注意:熱浸/弓爆/均質時避免爐膛溫度超過320度,玻璃表面溫度超過300度。
實際上引起鋼化玻璃產生“自爆”現象,除了硫化鎳,還有單質多晶硅,三氧化二鋁,Na2A12Si5 010等物質。但是,熱浸/弓!爆/均質的過程僅對由硫化鎳引起的“自爆”現象起作用,而對其他物質引起的“自爆”現象沒有作用。所以,鋼化玻璃的“自爆”行規:千分之三免賠。但是國外某著名加工企業承諾:鋼化玻璃熱浸后,“自爆”率不超過千分之五。事實上澳大利亞技術人員對8棟建筑,研究跟蹤12年,在總計17760片玻璃中,共發生306片玻璃“自爆”,統計數據表明玻璃自爆率為:1.72%
鋼化玻璃的“自爆”有其特有的形狀,即“蝴蝶斑”現象。只有在玻璃中存在:硫化鎳,單質多晶硅,三氧化二鋁,Na2Al2Si5O10等物質,并在受到外應力超過玻璃表面的壓應力時,鋼化玻璃才會發生所謂的“自爆”現象。
總結:
1. 鋼化玻璃由于生產工藝的原因,所以,具有“自爆”的傾向和可能性;為了減輕“自爆”的發生。可以采取:a.選用優質的浮法玻璃原片;b.鋼化的應力值不要太高;c.采用均質/引爆/熱浸的方式。
2. 鋼化玻璃的“自爆”現象,就目前的科學技術,還無法確定何時、那片玻璃會發生“自爆”。
3. 鋼化玻璃的“自爆”現象受多方面影響。除玻璃本體質量外。結構的設計、玻璃的加工、運輸、搬運、安裝、惡劣的氣候、使用的環境等均對玻璃的“自爆”有密切影響。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判斷。不能簡單的認為玻璃“自爆”了,就是玻璃的質量問題。
4. 鋼化玻璃的“自爆”現象屬于小概率事件,無需對此大驚小怪。并對鋼化玻璃采取封殺的態度。在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時,可以采用夾層玻璃或半鋼化玻璃的配置。
5. 鋼化玻璃的“自爆”率問題。國外某加工企業承諾均質后的“自爆”率為0.5%。我國的玻璃行業在多年的經驗基礎上,普遍認為鋼化玻璃的“自爆”率為:0.3%。
6. 關于鋼化玻璃的“自爆”,不管是國外的產品標準,還是中國的標準,均承認鋼化玻璃存在“自爆”的現象,但是,均未認為“自爆”現象是鋼化玻璃的產品質量問題。
7. 對于玻璃的破裂現象,不要稱為“自爆”。而應稱之為:破損。因為引起“自爆”的原因很多。
綜上所述:玻璃破損產生的原因較多,而“自爆”現象只是其中的一種。如果玻璃沒有受到外應力的作用,是不會出現玻璃破損的。所以玻璃出現破損現象時,耍從多方面來進行分析,才能確認產生的原因和確定責任,不能玻璃出現破損就聲稱是玻璃產生玻璃“自爆”。所以我們應該稱:玻璃破損,而不應該說:玻璃“自爆”。
參考文獻
[1]黃小坤趙西安等《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3Gd102 -2003
[2]國家標準《建筑用安全玻璃第二部分;鋼化玻璃》GB15763.2-2005
[3]石新勇等《安全玻璃》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
[4]王鐵華李勇《建筑玻璃實用手冊》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