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1月14日】中國
門窗幕墻專家學者設計師協會專家組付組長龍文志教授近期發表了《吸取TVCC失火教訓提升外墻外
保溫材料的防火性能-─寄希望于外墻外保溫新型
聚氨酯材料》論文,該文從TVCC失火原因為起始分析,以大量的研究數據闡述了外墻外
保溫材料防火性能不好是TVCC火災技術內因,并旗幟顯明地提出外墻屋面節能必須與防火安全并舉、中國
建筑節能不能照搬外國模式,必須建立中國式
建筑防火節能體系等專論。全文數據詳實、分析鞭辟入里,該文發出的寄希望于外墻外保溫新型
聚氨酯材料的呼吁,更是高瞻遠矚之見。
本文應對龍文志教授的立論,從我國已成功研發既保溫又防火的低碳、低煙、低毒B1級聚氨酯難燃硬泡的問世,闡述我國推廣和應用外墻外保溫新型聚氨酯材料的可行性、現實性,并以全球氣候變暖要發展
低碳經濟、
綠色建筑的科學技術革命到來,闡明盡快創建中國式建筑防火節能體系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一、人類已開始進入低碳綠色建筑時代
進入21世紀,人類開始加速城市化的進程,同時也因人們追求現代生活與自然資源的供給能力和生態環境的
承載能力形成日益尖銳矛盾的時期,這一矛盾的存在與發展,加速了形成危害人類的溫室效應及由此產生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到來,這個挑戰也同時成為醞釀和推動人類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低碳經濟、綠色建筑的加快到來。
2003年英國政府首次在其發布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提出“低碳經濟”的概念。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保護全球氣候為目標,以能源的高效利用與清潔能源開發為基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征的經濟形態,這將是后工業化社會由工業文明轉向生態文明的新型經濟社會形態。低碳經濟概念的提出,已在全世界引起廣泛關注。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低碳經濟經濟法案》;2008年7月的G8峰會簽約達成到2050年把全球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減少50%的長期目標;2009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開幕式上,發表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承諾中國政府將爭取到2020年單位GDB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顯著下降等目標。
以前人們認為危害人類的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是汽車廢氣排放,但美國能源情報署資料顯示,二氧化的排放88%來自建筑物,目前全球
建筑能耗占到終端能耗的30~40%,并排放相應比例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問題,不僅禍害當代,而且對人類的未來造成極壞的長期影響。世界各國對建筑節能降耗的關懷程度與日俱增,建筑節能成為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綠色建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人類要實現節能降耗、發展低碳經濟,綠色革命將成為新一輪科學技術革命的主旋律,以節能、環保為重點的
新能源、
新材料將是綠色建筑應用的重要領域。
早在20世紀80年代,建設綠色建筑在發達國家已有共識。如德國房地產界已將重點放在建筑的整體能源平衡上,不斷開發可以調整建筑能源結構、降低建筑能耗的新技術。中國與世界潮流相比,綠色建筑的步伐姍姍來遲,2006年6月1日正式實施《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08年8月正式公布第一批“綠色建筑設計平價標識”。從全國范圍來看,符合國際綠色建筑的只有十幾個,住宅更少,十個不到。
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每年要有規模巨大的新建建筑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據統計,我國現有建筑430億平方米,另外每年新增建筑16~20億平方米左右,目前我國建筑相關能耗占全社會能耗46.7%,其中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照明烹調能耗、
采暖空調電梯等)約30%、
建材生產過程中的能耗16.7%,建筑已是最大的能耗黑洞。現在我國每年新建建筑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建筑430億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用了能源效率措施,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為發達國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超過發達國家的總和,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國,與整個人類要進入低碳綠色建筑時代極不相襯。因此,當人類開始步入低碳經濟時代,我國要實現低碳綠色建筑的目標還是任重道遠。
二、我國在建筑節能與防火安全觀念上的困惑
近幾年中國外墻外保溫
節能技術的發展,已呈現多種多樣的外保溫系統,如我國的
EPS、EPS板薄抹灰
外墻保溫系統正在全國大規模應用。EPS、EPS、PU等有機保溫材料具有優良的保溫性能,它是20世紀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科技的保溫產品,并被我國廣泛引進、應用。
近一個時期,中國頻頻發生建筑火災,尤其中央電視臺火災造成嚴重災情的后果,人們發現這些有機保溫材料防火性能差,易燃、燃燒中會產生大量的煙毒氣體。社會各界對有機保溫材料存在嚴重火災的隱患反響極大。鑒于有機保溫材料存在嚴重的火災隱患,為遏止火災的肆虐,各種治理方案目不暇給,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主要有“防火構造”、無機保溫材料替代有機保溫材料、有機保溫材料碳化層絕熱、
隔熱等幾種模式。
“防火構造”模式,是用構建保護層或面層的厚度、黏結或固定方式(有無空腔)、防火隔斷(分倉)的整體防火構造,對易燃保溫材料進行
表面處理,阻止小火焰對保溫材料的攻擊。但該模式卻提出只能靠外保溫系統整體防火能力提升,而不是靠有機保溫材料
燃燒性能的提升。這個觀點的提出后,人們的防火思路混亂了,要求降低節能有機保溫材料防火阻燃標準的呼聲越來越高,國家防火阻燃強制性的消防法規也開始被人為的淡化了。
無機保溫材料替代有機保溫材料模式則是徹底擯棄有機材料在建筑節能上的保溫作用,主張用
無機材料代替有機保溫材料,并使無機保溫材料升格為中國龐大的建筑節能市場的主力軍。有人說,如果堅持現代
高層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全部改用笨拙厚重的無機保溫材料,將是我國建筑在“節能”的重大問題上的大倒退。
現今還有不少企業正在準備大力開發酚醛保溫材料。酚醛確是個好材料,它有極好的耐磨性、阻燃性、絕緣性、煙毒氣體排放低、不熔融、無滴落等優點。但業內資深人士還同時指出,酚醛雖有極好的抗火災功能的絕熱隔熱碳化層結構,但它同時還存在致命的弱點,即該材料理化性能屬脆性、吸水率高、粘接率低、抗
沖擊強度小、通過縮聚固化后會產生小分子揮發等缺陷,此外,該泡沫不僅釋放有毒的甲醛,而且泡沫的腐蝕性強,故不能滿足建筑節能中對保溫材料的要求,故它仍不是最理想的
建筑保溫材料,而它的特殊的阻燃性、絕緣性、耐磨性等優點,在電訊器材、配制粘接劑和
涂料等方面則有著最佳的用武之地。
我們是主張有機保溫材料碳化層絕熱、隔熱防火模式。我們認為,聚氨酯是具有高效節能功能,它是迄今世界上最佳的高效節能材料,它的節能效果是其他保溫材料不能相比擬的。
但目前正被廣泛應用的沒有進過結構改性的聚氨酯材料,卻存有嚴重的火災隱患問題。現在的關鍵是要對聚氨酯有機保溫材料進行脫胎換骨的改性,即通過對聚氨酯材料的化學分子結構的改性,使其既保留最佳高效節能保溫功能,又能通過絕熱隔熱碳化層結構實現防火功能,使聚氨酯成為當代世界最優質的低碳、低煙、低毒的建筑節能保溫材料。我們必須從節能與防火兩難矛盾的困境中走出來,實現建筑節能和防火安全同步協調發展的道路。
現在全球已進入低碳經濟時代,對
環保建筑既要節能又要防火是全球發展的必然趨勢。歐美等發達國家,對重要建筑、高層建筑進行外墻保溫均有嚴格的防火要求。對以前風靡全球的EPS板薄抹灰外墻保溫系統,由于發現它存在的嚴重的火災隱患,在美國有20多個州禁止使用;在英國,18米以上建筑不允許使用EPS板薄抹灰外墻保溫系統;在德國,22米以上建筑不允許使用EPS板薄抹灰外墻保溫系統。在歐洲許多夾心
板材廠不再生產防火性差的EPS板,許多保險公司已禁止給EPS板材作保險。在韓國、澳洲等地的建筑保溫市場PS(EPS、
XPS)泡沫被禁止使用。前個時期,我國正在方興未艾地大規模推廣EPS
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現在已有不少有識之士開始對EPS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功能的優劣進行積極的反思,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積極的新動向。
三、中國建筑節能尚未走出高碳建筑經濟的陰影
我國實施建筑節能是國策,選用的節能產品是20世紀的高科技有機保溫材料EPS(聚苯乙烯泡沫)、XPS(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和PU(
聚氨酯泡沫)。但是,這些有機保溫材料均是易燃的高分子有機保溫材料,這三種泡沫
塑料未經阻燃加工處理時,均屬易燃體。為破解易燃難題,傳統的方法是添加高效
阻燃劑,使材料由易燃變為阻燃泡沫塑料。但我國2009年2月的央視火災和其它眾多建筑火災案例,卻驗證了我國節能材料存在嚴重火災的隱患,保溫材料雖添加了阻燃劑,仍不等于就可進了保險箱。一旦發生意外火災后,不環保阻燃劑和有機保溫材料反而成為火災的
荷載,其燃燒產生的高碳煙霧和毒性氣體成倍的釋放,其排放濃黑煙氣的二氧化碳和毒性氣體嚴重污染環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及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我國為確保建筑有機保溫材料能達到各種耐火的燃燒等級,相應制定了燃燒性能分級的B1、B2等級別,以期分別達到難燃、阻燃級別。但在制備過程中,也存在高碳與低碳之分。當有機保溫材料在未經結構分子改性時,在制備B2或B1等級泡沫材料時,一般選用性能優良的CFC-11
發泡劑,但里面的氟利昂,即氫氯氟烴HCFC,嚴重破壞大氣臭氧層,其產生的溫室效應、效果是二氧化碳的二千倍。2007年9月21日,國際組織在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大會上,來自191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一致同意,將于2030年在世界范圍內停止生產和使用破壞臭氧層的氟利昂HCFC。該材料現已被中國政府明令禁用,取而代之的是HCFC141b發泡劑,它所產生的氣體危害大大低于CFC-11,當前我國生產建筑節能材料的企業中正在廣泛應用這類發泡劑。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它仍屬高碳釋放范疇,里面仍存在有破壞大氣臭氧層的余毒。科技發達的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已不用該材料。我國是屬于發展中的國家,科技還不發達,承諾要到2030年才可全面禁用,說明我國在建筑領域的節能減排、實施低碳經濟任務還十分艱巨。
但是,我國高碳建筑經濟的危害卻還在遭受人為的加劇。最近,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院士在一次大會報告中指出,北京新建的某現代化辦公樓,都是美國人設計的,其每平方米一年要消耗163度電。根據調查,這些技術先進的辦公樓建筑單位面積能耗比老建筑高10倍以上,我國建筑能耗近年來迅速增長。不能光追求建筑外觀的美麗而不注意節能。如果我們國家對
建筑耗能不加以控制,按照現在的能耗水平,預計到2030年,我國建筑能耗總量將是26億噸標準煤,而現在全國的能耗總量也只是27億噸標準煤。
徐匡迪院士的警告,決不是危言聳聽,我國全面推行建筑節能已迫在眉睫。我國建筑節能尚未走出高碳經濟的陰影。我們應該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開幕式發表《中國要為應對氣候變化作貢獻》重要講話為武器,加快自主創新,提前進入建筑節能低碳經濟發展軌道,加快中國建筑節能低碳經濟的早日到來。
四、我們已成功研發既保溫又防火的低碳綠色節能建材
國內外許多科研機關、企業專家和學者提出我國高樓建筑為什么會有如此多的火災險情?為什么一旦發生就難以控制?認為有兩大關鍵難題:一是EPS、XPS、或PU的裸板在現場粘貼或者塞掛,是因我國現有企業工藝水平一般只能達到燃燒等級的B2級,故易被引燃;二是建材滿鋪墻面,連片粘貼,在燃燒時自然以極快的速度蔓延,來不及施救。
我們認為關鍵的核心問題是保溫有機材料的高分子燃燒特性,在火災高溫攻擊下,能否生成抗火災功能的絕熱隔熱碳化層。現今的
酚醛泡沫塑料具有這種結構功能,但酚醛泡沫存有內在材料理化性能的缺陷和釋放有毒甲醛問題,無法承接節能的主力軍地位。
現在不少生產單位標榜有生產B1等級材料的技術能力,但很難通過現場測試和檢驗。有的企業生產的保溫金屬夾芯板制品,其中保溫的芯板實際只有B2級甚至B3級,可在檢測中,因有外兩面金屬
鋁板的夾裹保護,可以掩蓋不達標的物理性能,照樣可拿到B1級的難燃等級證書,可這種材料在真實火災中就原形畢露,給我國建筑節能事業帶來嚴重的危害。
我們經過20多年的研究,特別進入21世紀,重點對聚氨酯有機保溫材料進行不能防火問題創新研究,參考當今世界聚氨酯研發最新前沿成果,擯棄目前傳統運用添加高效阻燃化技術,找到使原易燃的PU泡沫達到氧指數高、火焰傳播性小,煙霧小、毒性小、耐燃性好,火焰貫穿強的難燃化技術。其核心是對聚氨酯采用化學結構的改性技術,選用目前國際先進的無鹵化、結碳膨脹性阻燃化技術路線。該成果可改變建筑有機保溫材料不能防火、不能防毒、不能防煙的狀況。如果在建筑中廣泛應用,可有效地延緩或減少火災發生概率和降低煙毒氣的釋放。中國航天航空部有關專家指出:結碳膨脹性阻燃化技術是中國有機保溫材料的防火技術突破,與美國宇航飛船外
保溫層防火原理相仿。
最近公安部、住建部已公布《
民用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作出了民用建筑要根據不同高度相應有材料的不同燃燒性能要求,其中有B1或B2級的硬性規定,職責分明,不容任何暗箱操作。
我們是堅持直接用研發成果的裸板去檢測,裸板檢測可以獲得較為真實的節能防火數據。近兩年內,我們將應用于外墻
噴涂及風管等各種類型號需求用途的難燃B1等級板材請多家企業以各自公司的名義分別到上海、廣東、四川、江蘇等地檢測
聚氨酯保溫材料氧指數,結果如下:
2008年7月10日,上海建材及構件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聚氨酯氧指數為32.7%;
2009年6月30日,廣州市
建筑材料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檢測聚氨酯氧指數為32.5%;
2009年7月14日,國家防火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聚氨酯,該材料燃燒性能達到GB8624B1級,煙密度等級SDR為47;
2009年8月3日,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所檢測聚氨酯氧指數為35.4%,煙密度等級SDR為9;
2009年9月17日,蘇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測聚氨酯氧指數為35%。
綜上所述,我們研發的聚氨酯按國家標準的難燃B1級氧指數為≥32,而我們分別達到32.5~35.4%;國家標準的煙密度(SDR)是≤75,而我們被檢測材料的煙密度大大降低,煙密度等級分別達到9~47,這些成果均達到和超過國際、國內最高標準水平,是質優的低碳產品,填補了我國建筑節能有機保溫材料的防火、低碳、低毒、低煙的空白。
現在我們正在與法國蘇威(上海)有限公司合作,選用當代最佳降耗節能、不破壞大氣臭氧層的Solkane(R)265fmc發泡劑,以取代目前仍有污染大氣層的HCFC141b發泡劑,加快我國低碳綠色建筑的早日到來。
現在我們成功研究發的防火、低碳、低毒、低煙的聚氨酯保溫材料可以在外墻外保溫、
外墻內保溫系統廣泛應用。新成果的
噴涂聚氨酯泡沫則有著更廣泛、便捷應用的積極意義,它施工快捷、易于現場操作。它的優點:最低的
導熱系數,保溫性能好;相對較高的阻燃性,利于消防安全;與其它
基材的粘接性好,有利于建筑效果;極低的吸濕性,有利于防水防潮;快速施工,快速熟化,節省工期;特別適合異型面和特殊縫隙的施工,無接縫結構表面;液態原料運到現場,節省運輸成本等。
《民用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公布以來,已有一些國內外企業(集團)聞訊我們的成果,已派專人來北京、上海與我們接洽,要求盡快將該成果產業化,為構建中國的低碳綠色建筑服務。
五、解放思想,盡快建立中國式建筑防火節能體系
進入21世紀,人類開始進入低碳經濟時代,中國建筑節能結構必須由材料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低碳經濟方向轉型。當前我國建筑節能存在重節能輕防火的誤區,釀成我國頻發建筑火災的嚴重后果。現今中國建筑節能尚未走出高碳建筑經濟的陰影。現在我們已成功研發了既節能保溫又防火安全的低碳、低煙、低毒的B1級硬質難燃聚氨酯(PU)泡沫,這對我國建筑節能走向低碳經濟發展道路有積極的意義。國家扶持這一新
型材料的開發,將可為我國創建低碳經濟、培育低碳綠色建筑新市場,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都有不可估量的開發前景。
2009年9月22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開幕式發表《中國要為應對氣候變化作貢獻》重要講話,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應對全球日益惡化的氣候,采取四項行動,加強節能、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將經濟、能源、保護環境三者協調發展,不走先發展經濟再治理環境污染的老路。這個講話具有重大戰略性的歷史意義,表明中國經濟今后要走低碳的發展模式,中國建筑節能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亦勢在必行。然而,中國目前的建筑節能保溫模式存在嚴重的火災隱患和諸多的誤區,建筑節能始終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中徘徊。我們必須加緊研發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既保溫節能又防火安全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
綠色建材,才能使我國低碳時代早日到來。現今我國科技工作者在研發高科技的低碳、低煙、低毒的B1級硬質難燃PU泡沫的科技攻關中,沒有落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后面,已經有重大的科技突破。但要在中國全面實現綠色建筑領域的低碳經濟,把我國技術領先的優勢變成產品的優勢,還需國家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出發,提供政策和規劃的支撐,才能促使中國綠色建筑節能早日走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道路。
然而,我國不少生產建筑節能板材的企業對當前我國經濟結構、生產模式轉型的緊迫性、嚴峻性還很不敏感。我國一些PU行業的中小企業長期處于低端、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上,習慣以高污染、高能耗拼市場。為了維持生存,呼吁政府降低阻燃標準,壓價或以次充好進行惡性競爭。一些國外企也利用中國外墻外保溫材料防火標準不規范的弊病,在中國的高層、甚至
超高層建筑上,也采用高污染、高能耗的易燃材料,以獲取最大的利潤。我國那些低碳、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新產品卻受到擠壓,正常的市場秩序被搞亂了。
胡錦濤總書記過:“一個國家只有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真正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中央提出“按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優勝劣汰的要求,著重緩解和消除發展的瓶頸制約,切實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和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
中國創建低碳綠色建筑不能照搬照抄外國模式,必須研制符合中國國情的具有抗火災功能的新型PU環保型材料,建立中國式低碳綠色
節能建筑保溫體系;大力推進潔凈高效利用技術的建筑節能
防火材料;在政府的主導下,搭建一個跨區域、跨組織合作平臺,以市場為導向,幫助企業減少“同質化”競爭,形成行業交叉融合、技術互補的產學研結合模式,發揮各自優勢,使企業能夠便捷、低成本地享用技術創新資源,通過技術創新培育低碳綠色建筑建材新市場,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應對全球將長期面臨資源、環境和氣候變化的挑戰。
為迎接低碳綠色經濟的到來,我們建議: ,
現行的《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應加快制訂有針對性的符合目前實際科技水平的中國建筑節能和防火標準,對產品防火安全標準及相關技術制定進行技術規范,生產企業的產品說明書應有耐火安全性標識;
要盡快從立法、司法、執法環節上,加強對建筑節能市場的監管和制約,通過監管體制的改革,促進建筑節能和防火安全融為一體的管理,不留有監管體制的“真空”和漏洞;
我國政府應統籌全國科技力量,將建筑科學、材料科學、消防科學和環保科學四大學科有機結合起來,加強高科技的聯合攻關,可以實現從整體上提升我國建筑節能防火安全的科技實力;
我們要創建具有中國特色、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低碳綠色節能建筑保溫體系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只有牢牢把握寶貴發展機遇,瞄準世界產業技術前沿陣地攻關,盡快形成高碳產品良性發展機制,才能在探索中求進步,在創新中謀發展,才有我們的新希望。
2009年11月22日
注釋:
[1]龍文志:《吸取TVCC失火教訓提升外墻外保溫材料的防火性能─寄希望于外墻外保溫新型聚氨酯材料》,2009年國際聚氨酯防火論壇論文集;
[2]楊宗焜,楊玉楠,華校生: 《從
建筑保溫材料的源頭上遏制建筑火災隱患的設想和建議》。刊于《建筑節能》,2009年,第9期,1-7頁;
[3]徐匡迪2009年9月8日在重慶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上的講話;
[4]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安部2009年9月25日公布:《民用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及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
[5]公安部國家防火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檢測機關對上海精洽科貿有限公司研發的聚氨酯板材的氧指數、煙密度等難燃B1等級標準檢測報告均存上海精洽科貿有限公司和各主送企業。
與【膠要聞】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膠要聞” 相關信息請訪問
膠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