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得的一塊外墻保溫材料經燃燒確實產生了有毒氣體。
另外,聚氨酯泡沫燃燒速度非常快。朱力平舉例說,2008年深圳舞王俱樂部火災,現場監控錄像顯示,火災發生后僅46秒,有毒濃煙就籠罩了整個大廳,而舞廳中使用的裝修材料就是聚氨酯材料。這次上海火災,消防官兵趕到現場發現,整幢樓瞬間成為火場。
規定
至今未禁止此類材料
雖然遺害無窮,但因價格存在優勢,法規仍未禁止此類材料
目前,對于有機保溫材料通常采用阻燃處理。即便這樣,這些材料最多也只能達到難燃級別,無法不燃。
需要指出的是,國家和地方相關法規并未禁止聚氨酯等材料。
1997年,我國頒布的《建筑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方法等級標準8624—1997》中,上述兩類材料符合標準。2006年發布的《建筑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方法等級標準8624—2006》,雖然提高了外墻保溫材料的阻燃性指標,但是僅指出,上述材料使用時存在安全隱患,需要防護措施。
新規
央視大火催生仍未禁聚氨酯
央視大火后國家出臺相關規定要求提高耐火性
外墻保溫的易燃性問題再次獲得關注,發生在央視新址大火之后。
2009年9月25日,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制定《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根據防火等級,A級材料燃燒性是不燃,B1級是難燃,B2級是可燃。
規定指出,非幕墻類居住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米,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高度大于等于60米小于100米,保溫材料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如果使用B2級材料,每層必須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
李忠林分析,上海失火大樓高28層,屬60米以上100米以下范圍,而其使用的PU板為B2級。如果不存在偷工減料或者以次充好,保溫材料防火等級上不存在問題。
聚氨酯等材料為何未被禁止?記者調查發現因其價格存在優勢。目前,市場份額,占比最多的是聚苯板(含EPS、XPS),約為80%,聚氨酯占10%,其他新型材料約為10%。造成市場份額差距的原因,在于聚苯板價格比聚氨酯低一半左右。
此次上海失火大樓所用外墻保溫材料是聚氨酯(PU),與EPS和XPS相似,PU屬高價位保溫材料,市場價每平方米約為100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工作人員也證實,包括聚氨酯在內的材料屬于“不推薦不限制”范圍,“還沒有更好的材料替代,而且目前市場大范圍使用上述材料,不能說停就停。”
據火災生還者回憶,施工現場易燃物亂堆,滿地是工人煙頭,每層電梯口全是易燃物,而這些明顯屬于施工違規行為。雖然如此,但朱力平仍然認為,聚氨酯泡沫等易燃裝修材料已成為當前火災亡人的罪魁禍首,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規定,杜絕聚氨酯等用于外墻保溫和室內裝修。
他山之石
美英等國禁止易燃保溫材料
高層建筑防火在各國都備受重視。
由于涉及嚴重的防火問題,美國早已有20多個州禁止使用聚苯乙烯泡沫(EPS);英國,18米以上建筑不允許使用EPS板薄抹灰外墻保溫系統;德國則規定22米以上的建筑不允許使用該系統。很多保險公司禁止給EPS保溫的建筑進行保險。
日本政府出臺法規,將耐熱性能好燃燒后發煙量低的酚醛泡沫作為公共建筑的標準耐燃物。耐燃燒性能低于酚醛泡沫的,不允許在公共建筑上使用。在我國僅有“水立方”、北京地鐵等高檔公共建筑施工中使用酚醛泡沫。
目前,巖棉和玻璃棉作為保溫材料,在國際市場被廣泛采用,巖棉耐高溫最高使用溫度能達到650℃,玻璃棉也可以達到300℃。德國法律中明確規定,超過22米以上的建筑嚴禁使用有機可燃保溫材料(如聚苯乙烯等),大部分使用巖棉做外墻及屋面保溫。瑞典及芬蘭等西歐國家80%以上的巖棉制品用于建筑節能。
新疆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蘇云輝受訪時說,國外最初也是用易燃的高效保溫材料,經過幾十年的使用發現了弱點之后,開發既保溫又防火的節能材料。蘇云輝說,我國已經開發出既保溫又防火的材料,但因售價是普通材料的數倍,大面積推廣仍需時間。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