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策方面
“科學發展觀”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之一。“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戰略。我國已經制定了以《節約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法規體系。“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已經展現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藍圖。此次新修訂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確提出了“國家實行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快速的經濟發展導致諸多的矛盾;太陽能發電成本相對較高;電力體制和電價體制改革還處于調整中,市場競爭的電價機制尚未形成。因此,類似于德國的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機制還在擇機出臺。在我國《上網電價法》尚未出臺之前,國家為了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先行頒布了6項財政補貼政策,以此引導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的發展;通過市場的擴大,吸引投資、降低成本,為可再生能源電價機制創造條。
因此,發展可再生能源離不開政策的引導;激勵機制的出臺和光電建筑一體化的大發展,還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策需要廣泛的宣傳和推廣,對于行業組織來說,就是要積極配合各級政府部門,承擔起向社會和企業的宣傳責任。只有堅持不懈的宣傳,才能使社會廣泛的認知;只有社會廣泛的認知,政策才能有效地實施。政策的落實,光講政策條文不行,必須具體地執行政策。執行政策,就需要行業組織協助各級政府部門,搞好各地區的光電建筑發展規劃,協助建設者搞好光伏系統設計方案,協助企業組織搞好光電建筑的施工管理和質量驗收。政策還需要不斷的完善,對于行業組織來說,就需要及時了解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總結,積極向政府管理部門建言獻策,使政策更加完善,制定更加及時。
3.市場方面
我國光電建筑一體化市場已經啟動。在城市,以光電屋頂和光電幕墻為主的光電示范項目,已經隨著數量的增加正在向示范城市推廣。在農村,以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房為主的光熱項目,已經開始向光電示范項目發展。
我國可居住區人口密度大,土地資源有限,建筑形式多為高層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發展光伏屋頂面積相對過小,發展光伏幕墻工藝相對復雜,況且幕墻建筑多為公共建筑。困此,我國城市居民對光伏建筑的認識尚顯不足。加之,我國的民間投資具有較大的投機性,國家引導性政策還不完各,行政分割遺留的部門利益之爭依然存在。導致我國民間資金投人光伏建筑這一新能源領域的信心不足。然而,我們已經看到,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速度異常迅猛,每年將有15OO萬農民進人城市,全國新興小城鎮的建設如火如荼。城鎮化發展為光伏建筑帶來了新的契機。新建建筑的太陽能利用,是新興城鎮的現代化標志。同時,我們也已經看到,我國的新農村運動已經開始,惠農政策超過以往的任何時期,農民的消費需求日益增加。新農村運動為光伏建筑帶來了新的契機。光伏屋頂建設在我國新農村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另外,我們還應該看到,我國城鄉既有建筑將近400億平方米,隨著建筑節能指標的提高,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規模龐大,任務艱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為光伏建筑帶來了新的契機。光伏屋頂建設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將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4.技術方面
新能源技術和太陽能利用技術是新興的技術。在目前階段,這一技術還無法使可再生能源代替常規能源。但是,新能源技術代表了能源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一技術會不斷地發展和創新。我國的光電幕墻技術與國際技術水平相差并不懸殊,應該說我們已經抓住了這次新技術的時代變革,甚至我們將有可能在這一技術方面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我們的關鍵問題在科技創新機制。
產學研相結合是一種好形式,我們也知道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然而,在實際過程中,產學研還缺乏有機的結合,企業并沒有發揮出主體的作用,技術研發的合力沒有形成。這個問題為行業協會提出了挑戰,特別是光電建筑技術,在科研院所技術研發尚顯薄弱的時候,形成一個光電技術聯盟,顯得十分重要。
我們也十分重視技術標準的編制,當光伏建筑興起之時,感嘆標準缺失、呼吁編制標準之聲此起彼伏;不同機構、不同層面爭搶標準立項現象十分突出。然而,光電建筑標準遲遲不能出臺,實際進展情況不能盡如人意。這個問題為行業協會提出了挑戰,如何形成一個光電技術聯盟,共同將標準的編制建立在技術管理的基礎之上,顯得十分必要。
我們的企業并不是不希望搞科技創新,尤其當我們的企業面臨一個光電建筑項目時,非常需要技術力量的支持。然而,我們的企業此刻顯得勢單力薄,單個企業為一個來之不易的項日,要么質量難于保證,要么技術成本陡然增高。這個問題為行業協會提出了挑戰,如何形成一個光電技術聯盟,使企業的技術力量得到增強,真正發揮出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是一件當務之急的事情。
5.管理方面
我國的工程項目管理制度相對比較完備的。從建筑市場準入、城市規劃、設計審查,到施工許可、質量安全檢查、質量檢測與驗收;從項目經理制,到執業資格制;我們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建設經驗,建立起了一整套I程項目管理制度。由于光電建筑一體化工程在我國剛剛興起,原有的建筑管理體制尚不能完全滿足光電建筑的技術要求,一些工程項目已經出現了不規范的行為。因此,為了加快我國光電建筑一體化的進程,保證光電建筑的工程質量,行業組織應該協助建設管理部門,抓緊完善我國工程項目管理制度。
在市場準入方面,應該盡快開展“光電建筑一體化設計施工資質”、 “光電建筑一體化工程招投標實施細則”、 “光電建筑一體化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等課題的研究,及早使光電建筑一體化工程納人制度化軌道。在設計方面,應該盡快對國內外光伏系統設計方案加以總結,將光伏系統設計納入我國建筑設計范疇之中,及早出臺光伏系統設計標準。在質量控制方面,應該盡快借鑒德國的光伏系統質量認證體系,把光伏系統質量認證納入我國的工程質量檢測體系之中。在職業培訓方面,應該借鑒德國的光伏系統安裝培訓模式,結合我國的項目經理培訓,搞好技術人才的培訓。同時,借鑒工商管理碩士的教育經驗,培養具有建筑學、結構學、光電學、管理學的光伏建筑工商管理人才。
6.合作方面
我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得益于80年代的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的核心是對外開放。中國走出去,才知道自己落后了多少。把世界上先進的東西引進來,才縮短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我們仍然屬于發展中的國家。因此,我們仍然要繼續堅持對外開放,堅持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
委員會成立以后,及時與世界光伏技術領先的德國建立了合作關系。此次考察,委員會與德國IBC公司簽署了“中德戰略合作協議”,初期的合作在人才培訓和質量認證方面,之后將在技術和項目上有更加廣泛的合作。此次考察,我們感受到了德國對中國的友誼,對中國光電建筑應用發展的信心,對光電建筑構件應用委員會的認可。委員會應該抓住這個有利的契機,進一步擴大合作的形式與范圍,尤其是可以聯合多一些的國內企業參與合作。委員會應該與更多的國家建立聯系,為中外企業之間的合資與合作搭建國際交流平臺。
四、工作建議
第一,善于學習。光電建筑一體化不僅是新型的建筑技術,而且涉及新興產業的崛起,關乎民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我國經濟跨越式增長。所以,委員會要堅持調查研究,抓住事物的本質;從實踐中學習,在工作中總結;向國外學習,向專家學習,向企業學習;要學政策,學經濟,學技術;要成為“儒商、智商、行商之友”。
第二,善于組織。光電建筑一體化是以工程項目為核心,牽涉到國際與國內、城市和村鎮;牽涉到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大專院校1施工企業、生產廠家;牽涉到規劃與設計、施工與驗收。所以,委員會要找到行之有效的組織形式,凝聚起行業中的知識力量,形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要求,真正成為“敬業、興業、行業支柱”。
第三,善于服務。委員會作為非營利性社團組織,應以服務為基本理念指導一切工作。委員會要熱心為政府管理機關服務,為行業內的企業服務;要積極協助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做好光電建筑一體化的發展規劃,協助工程項目建設方搞好光伏系統設計方案,協助施工企業把好工程質量驗收關;要努力為行業內的一切相關方搭建交流平臺,堅持對外開放,讓更多的組織向世界學習。
以上是這次光電建筑一體化德國考察的感受及工作建議。其中的一些觀點,我們還沒有來得及作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因此,肯定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們希望與大家一同來學習。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3下一頁